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议如何发展幼儿主动性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09:51:33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9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议如何发展幼儿主动性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662 浅议如何发展幼儿主动性 [摘 要]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认为在幼教工作者进行实践的初期,我们应该通过转换思想,创设适宜的宽松、自由的环境及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发展幼儿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和生活,为培养全面的未来人才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幼儿 主动性 教师 家庭 什么是主动性 主动性(initiative)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由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艾里克森认为,这是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主动对罪恶阶段(3-6岁)可能形成积极品质。在父母的鼓励下,具有该行为品质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好奇,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和控制外在环境,形成目的意识,为自信心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所谓“主动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是学生在教师和指导下主动进行学习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幼儿的主动性是在成人的指导、启发作用下逐步培养形成的,幼儿的主体作用必须通过主动学习表现出来。使幼儿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从“学会”转化为“会学”,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摄取知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