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鲁迅的心理分析

鲁迅的心理分析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06 12:29:17
文档分类: 应用心理学
浏览次数: 4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鲁迅的心理分析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673
鲁迅的心理分析
[摘 要] 鲁迅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和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有点极为重要的地位。其锋锐无比的文风,痛贬时弊,警醒了很大一部分的国人,但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本文尝试从心理角度对其心理做简单地剖析,并分析其形成和对其影响的素因。
[关键词] 鲁迅 抑郁 偏执 心理 分析
鲁迅(1881.9.25—1936.10.19),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38岁时,使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一生创作文学作品一千多万字,小说作品不多,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生活的痛苦和不幸以及其精神状况,对底层人民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杂文锋锐如刀,被称为“投枪”、“匕首”是他一生战斗的武器。1936年,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鲁迅一生坎坷,思想深刻,文字尖锐而毒辣,痛贬时弊,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但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的文字破而不立,只是攻击和谩骂,没有正面的主张。本文尝试剔除任何评价性的观点,单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其性格和心理状态做简单的剖析,并分析其形成和对其影响的素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