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中国人“面子”心理分析与研究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04 15:57:13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2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中国人“面子”心理分析与研究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013 中国人“面子”心理分析与研究 [摘 要] “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传统文化理念赋予了面子在中国人心里的深刻涵义,并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行为,经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面子文化依然弥漫整个中国社会,面子文化是中国人满足内心欲望的需求,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但“面子”一词让中国文化铺垫了一层负面的价值观念,可通过进化心理学来观察中国人的面子,认为是人们对自身与他人获取社会正向价值的公共意向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 [关键词] 中国人、面子、中国文化、心理需要 “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假发,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May I help you 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碗》中这段经典台词,在令人爆笑之余,也折射出国人的面子心理。那么,究竟国人为什么把面子看得这么重,面子心理的动机又有哪些呢?“面子”的概念对中国人而言绝不陌生,它几乎是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或许还是因为它的平常,少数对中国社会文化具有深切体察的文化各人,如明恩薄、鲁迅、林语堂、费正清、钱钟书、金庸等,则看到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认为面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深刻地影响中国人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及外交的走向。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