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家庭暴力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
 |
上传会员: |
hotiese |
提交日期: |
2013-09-29 13:27:09 |
文档分类: |
应用心理学 |
浏览次数: |
3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家庭暴力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034 家庭暴力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摘 要] 家庭暴力是一个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关驻的问题。它不仅对受暴者造成严重的身心摧残,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和提供的不良示范促进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认知偏离、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妨碍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犯罪 根源 一、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一个为世界许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对受暴者造成严重的身心摧残,而且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到底什么是家庭暴力? 1993年12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中,对妇女的暴力系“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体、心理及性方面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要进行这类暴力、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简言之,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为。它既指肉体上的伤害,例如殴打、体罚、行凶、残害、捆绑、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也指精神上的折磨,通常表现为以威胁、恐吓、咒骂、讥讽、凌辱人格等方式,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还包括性虐待。 二、家庭暴力行为的具体表现 1.身体暴力的具体行为: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重伤的;夫妻间经常性的拳打脚踢、咬、掐、拧、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羞侮行为;妇女在孕产期间遭配偶殴打的;在离婚诉讼期间殴打或唆使他人殴打配偶的;由第三者介入的对配偶的身体伤害行为。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