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获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当前,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机制,达到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人认为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观念,转变不适宜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及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从而建立一个与节约型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把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经济发展模式 对策
目 录
一 、 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要求相矛盾的发展模式 2
(一)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
(二)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2
(三)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与建立节约型社会背离的耗费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3
(四)我国现有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3
二、建立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转变原有的经济观念 4
(一)建立节约型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树立起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观念 4
(二)建立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和经济效益观 4
(三)建立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新的生产观 5
(四)建立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 5
三、建立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思路与对策 6
(一)建立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6
(二)建立与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法规法律体系 6
(三)建立与节约型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7
(四)建立与节约型特征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7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