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教育科研——农村小学的课改助推器 |
 |
上传会员: |
志存高远 |
提交日期: |
2013-05-23 17:35:36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4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教育科研——农村小学的课改助推器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135
教育科研——农村小学的课改助推器
[摘要]农村小学的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亦是难点。由于培训不全面、实施不彻底、评价不落实,新课程改革在村小遭遇尴尬。笔者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穷则思变。借助教育科研,立足校本,农村小学同样可以实施新课改。
[关键词]农村小学 新课改 教育科研
一、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遭遇尴尬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得到持续而深入的推广和实施。在发达地区,在城市,新课程改革不断呈现出教育革新的勃勃生机和无究魅力。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小学,这场教育改革的春风似乎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农村小学的日常工作依然满足于在其惯常的轨道上正常运转。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遭遇尴尬!
尴尬之一:新课程培训不全面,意识不到位。
自上而下的新课程培训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财力有限,不能像城市学校一样能获得充足的培训资源,如邀请课程专家来校作专业引领等。农村小学的新课程培训,基本上以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课改活动为主。而参加这些活动的机会,是属于学校里那些少数骨干教师的。按理说,参加培训的这些骨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培训所获成果在校内进行宣传、推广和率先实践。但由于农村小学普遍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够重视,相应的管理上也存在固有“瓶颈”,因此可以说,不少农村小学的新课程培训就停留在少数骨干教师的略有所知这一层次。这样的培训对学校而言,显然是没有实效意义的。
新课程培训不能在农村小学全面铺开,不能对全体教师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思想冲击,无法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校整体课改意识的不到位。
尴尬之二:新课程实施不彻底,行动不积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