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0-12 08:57:14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2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378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
[摘 要] 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动作,即具体操作,是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基础,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别于集体教学,丰富、可操作性强的数学材料的投放,在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特点之外,也为幼儿的数学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方式主要为具体形象思维,如何科学、有效的投放小班数学操作材料,笔者认为可以注重以下几点原则:情境性、差异性、阶段性、整合性以及生活性。 [关键词] 小班数学操作材料 情境性 差异性 阶段性 整合性 生活性 恩格斯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形,都可以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数学内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而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则是在具体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动作水平的操作是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途径。例如大班幼儿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初期往往先要借着动作,如掰手指来做算术,后期才能逐步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计算。由此可见,“动作”,即具体操作对于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的要求中也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数学操作式学习,因为符合学前儿童依赖具体动作而进行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是一种常见的活动方式。幼儿在数学操作中,可以获得大小、多少、对应、排序等逻辑的经验。科学、有效的数学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儿将具体、外在的数学经验逐渐转换为完全抽象的逻辑关系。 在笔者从事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的几年时间里,发现了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差,在数学学习方面较中、大班幼儿更具有特殊性,在对其他小班数学教师进行随机调查时也发现,大部分小班教师对于如何科学、有效的投放数学操作材料都存在着一定的困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小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