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 提交日期: | 2023-03-10 19:08:48 |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 浏览次数: | 0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10646 |   
             目  录 摘要2 一、绪论2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三、剖析教师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5 (一)社会的高期望,要求教师“无所不能”5 (二)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6 (三)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左右为难”7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养8 (一)教育管理者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8 (二)教师自身要加强心理健康的保养10 五、结论13 参考文献13 
 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只有成功的教师” 才会培养出“成功的学生”。要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打造出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管理者的的重要任务。心理个性品质是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一个人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标志。个性品质可以划分为智力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非智力品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有些研究表明,在一个人取得成功过程中,智商只起了20%的作用,其余都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因素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拨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着重于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非智力品质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心理将康,积极心理品质,问题研究,建议措施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