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为提高小学生能力的评改方法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8-30 10:11:19 |
文档分类: |
小学教育 |
浏览次数: |
1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为提高小学生能力的评改方法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为提高小学生能力的评改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成文后的一次性评价,只注重结果评价,其内容也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没有关注学生的真正体验。这种单一的、单向的习作评价方式,使学生处于习作被动状态。如何提高习作评价的实效性,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使学生处于习作的主动地位呢?结合井冈山小学和谐教育特色,我校提出了实施绿色评价新理念。所谓绿色评价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评价主体多元的一种有效评价机制。那么,落实到对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进行绿色评价,就要紧扣“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形成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评价关注学生习作兴趣为基础,关注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为突破口,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构建了井冈山小学学生习作能力“绿色评价”的体系。现将本校粗浅的做法和一些不成熟的认识与在座的领导同仁交流一下。 一、习作评价的内容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习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习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对习作教学目标的认定,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注重知识学习结果,忽视能力发展,发展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