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常译为“公共-私营一合作机制”,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在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上,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从而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PPP模式能够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转化政府职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改善了公共物品供给效益,提升了社会服务的质量,因此PPP为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强的模式。
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现状,论述了PPP融资模式应用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必要性并在我国PPP模式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非经营性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决策机制
目录
摘要 1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相关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4
第2章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选择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6
2.1我国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界定 6
2.1.1基础设施的定义 6
2.1.2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及分类 6
2.2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传统融资模式分析 7
2.2.1传统融资模式的类型 7
2.2.2我国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制度变迁 9
2.2.3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选择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弊端 9
2.3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选择PPP模式的意义 10
2.3.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10
2.3.2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10
2.3.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利于合理规避风险 11
第3章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发展制度保障性 12
3.1建章立制,加快推动PPP立法 12
3.2多管齐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3
3.3风险管理,加强政府风险分担意识 13
3.4信息公开,打造PPP项目的“大数据”平台 14
第4章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