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控制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控制
上传会员: AH0de16
提交日期: 2023-01-21 22:13:50
文档分类: 土木工程
浏览次数: 2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控制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7259
摘要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在混凝土内出现微裂缝。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不规则且不连贯,在荷载或应力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贯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即通常所说的裂缝。
混凝土开裂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选取与配合比的选择不当、施工方法和措施有误、建筑物所处的条件影响以及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恰当等原因。混凝土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干燥收缩、不均匀沉降、结构应力集中等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是各种因素多重作业引起混凝土开裂。宽度小于或等于0.05mm的裂缝通常对使用无大的危害,叫做无害裂缝。而结构物的有害裂缝不仅会降低力学性能和承载力,而且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所短使用寿命。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者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国内外对裂缝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如我国的CCES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就明确规定干湿交替和冻融环境下的一般构建为0.2mm,水中和土中环境下为0.3mm。混凝土由于各种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一直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产生;控制措施;管理

目录
摘要 I
第1章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2
1.1混凝土拌合物沉降裂缝 2
1.2早期混凝土干缩裂缝 2
1.3贯通性毛细孔和微细裂缝 2
1.4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 2
1.5混凝土自应力裂缝 2
1.6荷载变形裂缝 3
第2章 裂缝产生的原因 4
2.1设计产生的原因 4
2.2材料产生的原因 4
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产生的原因 4
2.4施工及现场养护的原因 4
2.5使用时出现的原因 5
第3章 裂缝需采取的控制措施 6
3.1设计方面的控制 6
3.2材料选择时的控制 6
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控制 7
3.4施工方面的控制 7
3.5管理方面的控制 9
第4章 结论和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参与PPP模式项目的应.. 下一篇建筑装饰工程的“绿色低碳化”施..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