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设计

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设计
上传会员: Qianduoduo1820
提交日期: 2023-01-02 10:38:01
文档分类: 土木工程
浏览次数: 2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设计 (需要:9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15058
XCLW34842  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设计
目录
1 建筑设计 1
1.1  设计的有关资料 1
1.2  建筑设计 1
1.2.1  建筑平面设计 1
1.2.2  建筑立面设计 2
1.2.3  建筑剖面设计 2
2 结构布置及有关尺寸的初步估算 4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4
2.2  荷载计算 6
2.2.1  屋面与楼面的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6
2.2.2  屋面与楼面活荷载计算 7
2.2.3  梁、柱、墙、门、窗的重力荷载计算 7
3 结构的线刚度与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9
3.1  结构的线刚度计算 9
3.2  结构的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10
4 框架重力荷载代表值 11
4.1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11
4.1.1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11
4.1.2  重力荷载代表值 11
4.1.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计算 13
4.1.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3
4.1.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4
4.2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及位移验算 15
4.2.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5
4.2.2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位移验算 15
5 地震荷载与风荷载的内力计算 17
5.1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7
5.1.1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17
5.1.2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17
5.2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
5.2.1  各层柱端弯矩及剪力计算 21
5.2.2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21
6 竖向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24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24
6.1.1  框架的计算单元 24
6.1.2  框架的荷载计算 25
6.2  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28
6.2.2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28
6.3  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37
6.3.1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37
7 内力组合 43
7.1  荷载调幅 43
7.2  内力组合 45
8 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52
8.1  框架柱配筋计算 52
8.1.1  轴压比验算 52
8.1.2  截面尺寸复核 52
8.1.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2
8.1.4  垂直于弯矩作用受力的平面受压承载力验算 55
8.2  框架梁设计 55
8.2.1  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5
8.2.2  框架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7
9  楼板配筋计算 58
9.1  荷载计算 58
9.2  板的配筋计算 59
9.2.1  标准层边格板A楼板计算 59
9.2.2  标准层中间区格板B楼板计算 60
9.2.3  屋顶层格板A楼板计算 61
9.2.4  屋顶层中间区格板B楼板计算 62
10 楼梯设计 64
10.1  荷载计算 64
10.2  截面设计 64
10.3  平台板设计 65
10.3.1  荷载计算 65
10.3.2  截面计算 65
10.4  平台梁设计 65
10.4.1  荷载计算 66
10.4.2  截面设计 66
参考文献 67
致 谢 68

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设计
摘要
本工程为江苏大学某教学综合楼,采用框架结构,主体为5层,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东北,基本风压0.5KN/M,基本雪压0.40 KN/M。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5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对楼板进行了配筋计算,本设计采用桩基础,对基础承台和桩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结构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116#地块施工组织设计 下一篇金泰假日花城20#楼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