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6-07-02 22:38:27
文档分类: 文档下载
浏览次数: 4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925
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
发生的一炎性变化,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是严重影响奶牛
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之一。而且发生乳房炎后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不仅引
起产奶牛的奶量下降甚至停奶,还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本
人在实习期间遇到一例奶牛乳房炎疑似病例,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
奶牛乳房炎,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在该场的扩散。
【关键词】乳房炎;诊断;治疗;奶牛
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牛奶已经成为我们人类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日常食用品。但牛的乳房炎这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
危害,也严重影响了牛奶的质量,降低了牛奶的产量。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侵
入,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
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
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酵母菌、病毒等可达80多种。在一般情况下,葡萄
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
绿脓杆菌、坏死杆菌、诺卡氏菌、克雷伯氏菌等。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
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杭州萧山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下一篇论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及..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