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
上传会员: |
pengcheng |
提交日期: |
2014-06-30 21:15:21 |
文档分类: |
文档下载 |
浏览次数: |
5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宁波滨海学校 朱炜炜 方 林 邮编315700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3条形统计图 和折线统计图”,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和已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制作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问题情境较复杂的统计图,是同类知识的螺旋上升。但这课的内容多、知识量大,学生学习有多条折线的统计图分析事物变化的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借助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各种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以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传授绘制统计图技能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师生共同探索的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规律,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以同学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省立项重点课题《”131”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的教学模式,就“§6.3条形统计图 和折线统计图”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自主预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前提是组织好学生课前自学,精心设计和布置好的“学案”
又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由此,我们们考虑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统计图有关知识,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温过而知新”,精心设计和布置好“学案”。本节课的“学案“如下:
1、
1)2003年绿化面积是 亩, 年绿化面积最多,有 亩;
(2)2005年比2004年的绿化面积增加 亩,这两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是 。
(3)相邻的两年中,哪两年的年绿化面积增长最快?为什么?
(4)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2、请认真阅读课文“§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1)例1中绘制统计图中,为什么要先列出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2)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3)P135:合作学习的图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图中各条折线分别表示什么?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价值核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来构
建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开展交流、协作。从而使学生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出色完成学习任务。
矫正互学
教师在布置好对“学案”检查、互学要求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中,每个
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解答,提出自己的解法,同学互相交流解法和学习经验,互相指正错误,并对预习中所产生的疑惑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在巡查学生完成预习情况同时,搜集到了以下的信息:“学案”中第1(1)、(2)小题比较容易,正确率高,学生校对时间短。讨论主要是针对第1(3)、(4)小题,学生各抒其见,争论比较热烈。接着,教师就组织学生对“学案”解答进行校对,对第1(1)、(2)小题,由一名学生报下答案,根据正确率后,不作评判了,对第1(3)小题,由各小组派代表矫正。这问题涉及增长速度与增长速度率两个概念,两者容易混淆。我们作适当说明,增长速度是指增长量与所经过的时间的比,折线统计图中,单位时间内线段越陡,说明增长速度越快。增长率指增长量与原量比,与增长速度没有直接关系。从而使学生避免“增长速度越快,增长率越大”的错误。同时,也使学生理解各条折线的含义。对1(4)小题由学生运用小学知识叙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作用和特点,对它们结构引导学生比较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得出小长方形与点、折线上的区别。对于第2题,教师不要求学生马上解决,只指出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本节课中解决,从而揭示课题。
探讨整理
1、“传授双基”。在揭示课题后,首先我们用多媒体技术显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
建设、科学技术等成就的图片(略),并配音:《五星红旗》;这样,通过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的图片欣赏,学生寓学于乐之中,有轻松愉快感,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绘制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删除了P134例1和P136例2的绘制统计图要求,增添了例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型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例1: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 势,1952年只有680亿元,1975年上升到3010 亿元, 1985年上升到8960亿元,1990年上升到 18670亿元,1995年上升到60800亿元,2000年上升到99210亿元,2005年上升到182300亿元,2006年上升到 210870亿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