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
 |
上传会员: |
pengcheng |
提交日期: |
2014-06-29 22:33:36 |
文档分类: |
文档下载 |
浏览次数: |
7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315600 宁海跃龙教育集团城关中学 童杏平
课堂教学何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概言之,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叫“有效”,历来是见仁见智,常言道“教无定法”。但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如何调控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把握这一技巧,教师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把握好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指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即导入阶段。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亦然。可见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学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中指出:“卷进问题的深浅程度将取决于解决它的愿望的殷切程度。除非具有十分强烈的愿望,否则要解决一个真正的难题可能性是很小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教学中可以选取商品打折、银行计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题,这些情景新颖的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补充“百分比应用”授课中,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商品销售“折扣”为情景,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某商场在黄金周推出了所有商品八折优惠,付现满200再返还20的促销活动。两位妈妈去购物,小明的妈妈买了原价240元的商品,小杰的妈妈买了原价250元的商品。请你帮忙算一算,两位妈妈各应付款多少元?”该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情不自禁地展开学习交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2.创设人文化的情境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比较注重记、练等方面的训练,形成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模式。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多数学生害怕数学,同时也认为数学学习没有意义,排斥数学学习。二期课改新教材注重了人文性,如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介绍名人用数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及追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妙;“数的发展简史”、数学家的生平趣事介绍,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些故事创设了人文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开阔视野,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
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如:学习“事件可能性大小”时,让学生“掷骰子”、“抛硬币”,在一次、二次、……多次的游戏中寻求规律,探求新知。又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讲述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很喜欢,为了对大臣表示感激,国王答应满足大臣所提出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一直到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真傻,就只要这么一些米。”这时候,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呢?”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有这么多的米吗?这个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认知冲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针对性,把握好课堂教学支撑点
这里说的支撑点,也可以说是课堂“支点”。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一语道破“支点”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个选择“支点”的问题,即是整节课的支撑点问题。
支撑点的选择因教学内容、教学板块的不同而异,教学中选择好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好课堂教学支撑点,就要加强课堂教学针对性,灵活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立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