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类过敏反应 |
 |
上传会员: |
pengcheng |
提交日期: |
2014-06-08 20:48:59 |
文档分类: |
文档下载 |
浏览次数: |
4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类过敏反应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类过敏反应
在免疫学中,将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与其特异性抗体相结合而激发的不良反应,称为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即Ⅰ型变态反应)。然而,临床所使用的许多药物既不是抗原也不是半抗原,当其与机体第1次接触及发生反应,临床表现于过敏反应相似,称此为类过敏反应(anaphylactoid reactions)。类过敏反应
临床上类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并且有增多趋势。其原因有:①临床应用的新药不断增多;②临床中用药复杂化;③反复给予同一药物或快速给药;④不适当的药物混合;⑤输液(血)用具的重复使用等,虽然经及时治疗大多数并无不良后果,但严重反应仍可致命,死亡率约6%。类过敏反应
【发病机制】
类过敏反应是非免疫反应,不需预先接触抗原物质,也无抗体参与。其机制有以下三种:类过敏反应
药理性组胺释放:许多药物,如局麻药、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可待因、鱼精蛋白、放射性造影剂、右旋糖酐以及两性霉素B等,都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而释放组胺。其释放量与药物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使用小量或缓慢给药可减少组按释放量。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