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引言..........................................................1
二、管理会计的涵义................................................1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
(一)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相结合..................................2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管理者的不重视....................2
(三)管理会计成本较高以及缺乏规范..............................2
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问题原因分析............................2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践脱节................................3
(二)决策者整体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3
(三)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实用......................3
(四)管理会计信息获取的成本较高................................3
五、管理会计应用对策与措施........................................4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4
(三)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规范体系................................4
六、结束语........................................................5
参考文献......................................................6
关于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的探讨
摘要: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会计的一种,同时它也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然后提出在企业应用中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提出应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使管理会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企业制度;管理会计规范体系
一、引言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旨在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吸收、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原理与方法,并使之同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有机结合,将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显示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持续地成功”,据美国生产力协会及管理会计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二十世纪世界各大公司把“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二十一世纪,他们却把“成本”放在了第一位,可见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它是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制造业乃至世界制造业都已进入微利时代,中国制造业面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资源浪费严重、投入高而产出比国际水平低、产品同质化比较普遍,企业只有靠质量和成本优势才能真正取胜。然而,中国的制造业成本除人工成本外大多比国际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二、管理会计的涵义
会计信息引起的累积的信息主要为企业内外部使用者提供。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由此产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计划、控制、决策等活动提供管理者信息,发挥会计信息的管理职能。企业只有一个基本的会计信息系统,在这统一的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大分类,是同源而分流的。即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使用者不同,所发挥的职能不同,但归根到底,管理会计要尽可能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能更有效的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更进一步地讲,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都必须依赖于成本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工作,为管理者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他是一门吸收了现代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管理的学科,是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相结合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我国接受管理会计理论较晚,目前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依靠翻译外国书本、文献,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如果照搬硬套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而不根据本国国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理论就无法与中国企业相结合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管理者的不重视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中国企业很少使用管理会计的重要原因。即使在现代企业制度迅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有许多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传统企业存在。这些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内部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管理思想根深蒂固,甚至长期受到“习惯势力”的压制。在这样畸形腐朽的内部管理制度下,新兴的管理会计根本无法施行,一些管理会计方法无法在不健全的内部机制中生存。在我国,很多企业领导由于不了解管理会计的作用,自身思想又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对企业现行的经营模式感到满足,忽视了管理会计对企业中的应用,所以不会在企业中实行管理会计体系。
(三)管理会计成本较高以及缺乏规范
由于管理会计信息具有及时性和相关性,对于信息采集的时间和准确度有较高要求,因此企业实行管理会计的成本较高。如果企业不想投入过多成本,就无法获得最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也无法保障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会计组织进行规范管理,也没有向大众广泛普及管理会计的知识,即使有心学习管理会计的人员也难以获得专业的知识培训。
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问题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从引入到应用,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目前阻碍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原因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再有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靠外国的翻译文本,因文化差异,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就已经脱离了我国的实际。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最为实际的就是将技术引进来,并能快速的发挥其作用,产生一定的价值。但是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价值,还缺少很多的依据。所以很多的企业会很排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和企业实践脱节是管理会计企业内部不能普及的重要原因。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企业中很难实现,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得到阻碍。
(二)决策者整体素质与管理会计要求有一定差距
决策者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运用。目前,我国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仅仅只停留在财务会计的层次,认为财务会计才是最重要的。同时,管理会计由于种种原因在企业中发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使企业决策者忽略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既要懂经营,又要懂管理,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的经营者与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部分企业决策者价值取向与企业长远利益不一致,只注重眼前利益,不关注长远利益,这与管理会计注重长期利益发生矛盾,因此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
(三)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实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发展时间有限以及现阶段不完善的金融体制和论文范文体制,我国企业制度缺陷和漏洞依然很多,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许多经营者认为最低的投入完成生产计划是最优的管理方法,因此领导者常常以短期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从而企业会降低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因而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理论界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但实际工作者很难了解到其研究成果,从而使理论与应用严重脱节,制约着管理会计发展。
(四)管理会计信息获取的成本较高
管理会计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如果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那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成本就越高,这些成本也包括信息无效给使用者带来的损失,管理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及时性,这些特征就对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会计的应用涉及组织制度变革等问题,期间产生的转换成本导致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短期成本效益的顾虑是妨碍管理会计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管理会计应用对策与措施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广泛开展“案例分析”,对于成功的案例,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失败的案例,则分析原因,避免错误的发生。拥有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简单的基础,而将所拥有的足够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理论和现实是总有所差距,所以为了将其更好的运用到企业实践中来,就必须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理论知识。作为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管理会计要把必要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的管理中得以运用,但是运用程度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否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广和运用,关键是要对经验的不断总结、整理、提炼,并且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大幅度鼓励推广,慢慢做到全面普及的成效。
(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
改变企业管理会计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体制主要针对财务人员的,忽视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因此,企业在设立部门时,需要分别设立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前者主要负责分析、预测、成本管理等财务工作,后者则专门负责会计核算等跨级工作,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分工明确,这样将对企业健康发展会起到推进作用。管理会计的应用实质上是贯彻管理思想的表现。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企业领导是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领导没有管理会计的意识,他们便不会考虑到会计人员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作用,那样即使会计人员有着很高的水平也难以发挥出来,所以领导者具有管理会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领导者不妨从企业文化入手,结合成本、销售额、客户满意度、边际收益等因素组织企业文化体系,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最终体现管理会计“管理”的思想。
(三)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规范体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推进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组织 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严把记账程序,保证账务信息的准确,企业各部门之间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调,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以保证管理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科学划分政府和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权责,建立重大经济活动决策制度,使企业能够真正自主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总之,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宏观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政府与企业的不断努力。只要各方不断努力,管理会计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的广泛参与,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要求,管理会计也将不断完善,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已进入管理会计真正的春天,的确,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的管理会计都在进行着飞速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这就给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21世纪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必须以竞争力为导向,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会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
[3]徐哲.成本会计基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6
[4]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
[5]李本应.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研究[J].科研,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