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无现金支付风险研究 (2) |
 |
上传会员: |
Qianduoduo1820 |
提交日期: |
2022-11-03 21:30:49 |
文档分类: |
会计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无现金支付风险研究 (2)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3884
|
中文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的便捷,与此同时,浮现出来的信息泄露、过度收集使用等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不局限于以往银行对个人金融信息的采集,现如今的各样手机理财、支付、保险等均涉及个人金融信息的搜集,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信息是以数据为载体,并且现代企业服务用户的主要途径是利用APP运用程序。企业开发并使用的APP运用程序是否规范、在用户数据索取的过程中的行为是否保护了用户的权益以及针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执行是否有效,这类问题鲜有研究。对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状况做充分了解后,旨从APP运用程序的隐私政策、实际操作方面分析出侵犯用户信息保护权益的三个方面:cookie技术的滥用、平台及第三方机构的渎职、运用程序本身的违规,并从立法、监管、教育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隐私条款;法律保护;衍生信息;个性化服务;行业自律;cookie技术
目录 一、 绪论 1 (一) 背景与意义 1 1. 个人金融信息的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文献简述 2 1. 国外研究现状 2 2. 国内研究现状 2 (四)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个人金融信息概述 3 二、 个人金融信息简述 3 (一) 个人金融信息的分类 3 (二) 个人金融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 3 (三) cookie技术与个人金融信息 4 三、 常用APP运用程序侵犯用户权益的现状 4 (一) cookie技术侵犯用户的权益 5 1. cookie技术过度追踪用户数据 5 2. 第三方cookie侵犯用户的参与权 5 3. 金融信息收集问题的立法现状 6 (二) APP与第三方机构侵犯用户的权益 7 1. 平台逃避责任与义务 7 2. 平台与服务供给商侵犯用户的知情权 7 3. P2P平台在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8 4. 问题小结 8 (三) APP操作方面侵害用户的权益 8 四、 金融信息保护的措施 9 (一) 针对cookie技术以及信息收集 9 (二) 针对APP与第三方机构的合规监管 10 (三) 针对APP运用程序的规范 10 五、 总结 10 六、 参考文献 12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