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上传会员: 风吹麦浪
提交日期: 2013-05-25 17:40:44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75
下载次数: 1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212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使词进一步从婉约派的局限中超越出来。他用豪放的词风写出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词作,而辛词中最令人感奋和激动的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辛弃疾的词就像是作者人生境遇的一部历史,瞰其一生,几度起落,怀才不遇,屡遭猜忌,不得尽展其才,一腔悲愤无处发泄,故而寄之于词。无论是他踌躇满志、意气勃发之作,或是失望悲苦、激奋于胸之作,还是忧患成疾、感叹悲怆之作,还有忘情山水,醉卧南冈之作,无不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之心,复国雪耻之志。但是,正是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他的抱负终未能偿,一生唏嘘不已。
    一、辛弃疾少时立报国之志,一生却饱受坎坷。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梦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复统一的一生。年少时受祖父辛赞影响,“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绍兴三十一年,投奔耿京义军,次年逢张安国投敌,他与王世隆率五十骑径趋金人营中,活捉张安国,南渡归宋,当时他年仅二十三岁,表现了他优异的军事才干。南归后入仕,并满怀杀敌之心,一心想有所作为。他不断向朝廷上书请战,屡不允准,后因参劾落职。此后,宦海几经沉浮,最终对朝廷彻底失去希望,数次册封未受,饮恨而终,享年六十八岁。
时代未能造就英雄,却造就了英雄的词。面对山河破碎,朝廷歌舞生平,他忧虑,他感叹,他悲愤,他无奈,他痛哭!
二、辛词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内容不尽相同,既有壮怀激烈的豪情壮语,也有抒发不满的讽刺之词,还有忘情山水的托物言志,更有愿不得偿的凄婉之调。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辛词中始终不变的爱国情!
1、风格豪放明快,通篇洋溢豪爽乐观、昂扬向上的激情之作。
辛弃疾自生擒张安国南归后,便入仕为官,虽未受到重用,却点燃了他心中复国雪耻火焰,使他一颗驰骋疆场一展抱负的雄心激荡不已。这一时期,他一直坚持抗金立场,抱定抗金救国的必胜信念,并希冀得到朝廷的重用。辛弃疾早年词作风格通达乐观,大有欲一展宏图之感,晚年虽眼见复国的希望日趋渺茫,但忧闷中又不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的雄壮之音,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如《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 下一篇小议教师教学语言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