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青少年音乐美感的建立

浅论青少年音乐美感的建立
上传会员: 风吹麦浪
提交日期: 2013-05-25 15:59:08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44
下载次数: 1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青少年音乐美感的建立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2734
浅论青少年音乐美感的建立

[摘要]:本文论述了建立青少年音乐美感的过程,提出了区划良莠、由浅入深、比较欣赏、理论分析、联想想象五个步骤,并总结出高层次音乐美是建立在耳朵(高敏锐的音乐听觉)与大脑(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密切协调之上的。 
 [关键词]:音乐 美感 耳朵 大脑 

音乐是表现人们的内心细腻情感的艺术。音乐通过人耳刺激大脑,直接作用于听者的情绪,因而人耳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便是音乐欣赏者需要培养的。当然,一个音乐鉴赏行家少不了一副善于辨音的耳朵,但即使是一副异常灵敏的耳朵,它对于瞬息万变的各种音高、音色、音质、音量的感受力,以及对复杂音响组合形式微妙效果的敏锐性,都只有在刻苦的音乐欣赏训练中才能慢慢完善,才能有形成上述辨别力的“音乐的耳朵”。然而一个人仅有“音乐的耳朵还不能成为高水平的音乐鉴赏家,还需要一个善于音乐形象思维的大脑,去领悟和再造一个音乐的神妙境地。所以人们常说,音乐创造了耳朵也创造了大脑。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艺术的对象创造了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一、区划良莠 
   
音乐欣赏与其他艺术欣赏一样,有高低之分、良莠之别。对于青少年来说,音乐欣赏中的良莠之别更为重要,它既是抵制萎靡之音污染的手段,也是建立正确音乐审美感的基础。资料表明:情调萎靡的音乐对青少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足以腐蚀他们的心灵。譬如在一个劳教所里,50名18岁以下的少年犯中,竟有37人最初堕入犯罪的原因是来自不健康歌曲的诱惑。当前不少青少年音乐欣赏活动尚处于盲目和被动的状态,听、学音乐仅为了自娱自乐,都没有更高的目的和追求,多以音乐流行的程度来衡量音乐的好坏,更有人想在音乐中寻求某种刺激,作为情感发泄的工具。音乐审美的无知往往成为有害音乐乘虚而入的条件。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下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