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
 |
上传会员: |
00bym123 |
提交日期: |
2023-04-07 10:37:50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需要:3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278
|
目录 论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1 一、引言1 二、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与特征2 (一)非正式群体的含义2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征2 1、群体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2 2、群体的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2 3、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2 4、群体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2 (三)非正式群体的形成3 1、个性心理相似3 2、志向利益一致3 3、经历遭遇相同3 4、住址座位相邻3 三、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3 (一)积极作用3 1、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3 2、有助于为学生个体提供援助4 3、有助于学生之间得到和谐发展4 (二)消极作用4 四、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5 (一)重说教,忌体罚,更忌心罚5 (二)巧妙引导用好非正式群体的“首领”6 (三)架设桥梁共同进步6 (四)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6 (六)融入情感,反复教育7 五、结论7
论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摘要]班级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通过班委会、班组织的协助、执行。所以班组织、班委会这样的正式群体的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与正式群体相对立的是学生之间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班级非正式群体也是班级构成的必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亲班级体型、偏离班级体型、反班级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班级的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作用。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得当,会对班集体的建设有益,如处理不当对班级的建设破坏力也很大,所以在注重正式群体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本文试从教育管理学角度探讨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特点,并寻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有效措施,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字]班级管理;非正式群体;教育策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