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祁县地方婚俗初探

祁县地方婚俗初探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1 14:26:22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3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祁县地方婚俗初探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祁县地方婚俗初探
[摘 要] 旧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自由婚姻可言。婚娶的礼俗很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出嫁时,有哭嫁的习俗。新社会性,新婚姻法以来,破除旧俗,婚姻自由,但乡间仍存在旧时的一些陋习,如要彩礼。 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婚姻礼仪必然带有那一社会的深深烙印;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婚姻礼仪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我们的目标是倡导健康科学的婚俗。
[关键词] 嫁仪、婚典、自由恋爱、牵线人、要红包、
传统婚俗的内容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来如此。婚姻可谓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旧中国封建婚姻一直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方式。由媒人提亲到正式成婚需“六礼告成”,需经过数次交换帖式和礼品往来。繁琐的仪式全由父母包办,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封建思想的约束下,属于“无交征婚”。繁琐的礼节可以给双方家长以更多机会了解为子女所择的对象。祁县的古俗一直沿用到清末,其中大体模式也流传到今。
一、 婚姻程序
旧社会男女双方在婚前不进行交往。到婚嫁年龄,便有媒人(一般是专职的)上门提亲。提亲时,媒人先开出命相帖帖,即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属相写在纸上,交给男女双方的父母,双方父母根据命相帖帖论男女是否合婚。对于生日月份也有一些忌讳,有八字相冲的和属相相冲的则不宜谈婚论嫁,如俗语中流传至今的“白马怕金牛,龙见兔儿泪长流,蛇盘兔必定富,猪猴不到头,牛引虎不和股”等。一般认为相同属相的男女生日不在一个月内则应超过百日。提亲合婚后如生辰八字相和、属相匹配则进入相亲。
相亲,即古礼之“问名”。又有相看、相面、相媳妇、相门风等多种说法。由媒人领着一方的父母到另一方家去了解情况,相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明相,由双方定好日期后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略论马缨花 下一篇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