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1 10:23:00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48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技巧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讲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策略 技巧
提问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效的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技巧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反之,只能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率。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技巧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需要呢? 笔者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研究:
一、找准提问的规律
1、把握现象性问题和本质性问题。一篇课文总有它的内涵和中心思想。凡是涉及到课文内涵及中心思想,并与思想内容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问题,都属于本质性的问题,而涉及到课文其他枝枝叶叶的问题,则是属于现象性的问题。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描写几个掉队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途中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炊事班长舍己救人的崇高思想品质。这是课文的本质性问题。而有关“大草地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这几个红军战士为什么会掉队”,“他们在路上走了多少天,还会遇到一些什么困难”等都是属于现象性问题。本质是事物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而现象是丰富多变的,它从不同方面表现本质,有些现象有时也足以表现本质。也就是说当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要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提出课文的本质问题,避免再被现象性的问题缠绕不清。因为现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而本质的东西是要经过思维,透过现象才能认识它的。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