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假作真时真亦假 |
 |
上传会员: |
aesxtepe |
提交日期: |
2013-08-20 17:53:04 |
文档分类: |
教育管理 |
浏览次数: |
4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假作真时真亦假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假作真时真亦假
——从对侍萍的态度看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对于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历来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周朴园是一个虚俗、冷酷的伪君子;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两种态度相去甚远,几近对立。
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是由于周朴圆性格的多变。如在第二幕“相认”一场戏中,周朴园起初并不知道四凤的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曾向这位无锡口音的老妇人打听“梅小姐”的下落,表现出他对侍萍的无限怀念之情;而当他明白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沉吟半晌后态度急转直下,喝问道:“你来干什么!”。由温情相思一下子变为怒目呵斥,前后判若两人。在与侍萍交谈中清楚侍萍的出现并无恶意时,又从冷酷变得温情,诉说起30年来的相思之情。在知道侍萍有个不老实的丈夫鲁贵,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时,又由温情变得冷酷,喝问侍萍:“要多少钱”。短短一场戏中,出现了性格的数次反复。正是由于周朴园性格戏剧性的冲突变化,才引起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广泛的争议,且各有所依,争论不休。
前者根据第二幕的态度变化,否认了周朴园30年前对侍萍的情感,从而否认了他30年来怀念的性质,认为怀念是出于内疚、是一种伪善。他是一个有钱有势的资本家,多次向老妈子打问“周家大太太”,无非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多情重义”,至于说他在举家北迁时,尽管路途遥远,行动不便,而侍平用过的家俱、照片仍保存原样,这只不过是“假装”。正是资本家的伪善,也许还有些内疚,他才不怕麻烦,没有销毁这些东西。所以说他是一个虚俗、冷酷的伪君子。
后者认为周朴园记着侍萍4月18日的生日,有关窗的习惯,并不时打问侍萍的下落,体现了他全心全意、真实的怀念之情。从而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有良心、道德还算不错的人,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对侍萍态度的反复多变是由于阶级本能的驱使,使他身不由己而已。
高尔基曾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 ,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揭示”,周朴园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和怎样的行动来表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呢?且看剧中的几句台词及舞台提示:
周朴园:(徐徐起立)哦,你、你、你是……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