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刍议鲁迅小说中的“人”与“非人”

刍议鲁迅小说中的“人”与“非人”
上传会员: aesxtepe
提交日期: 2013-08-20 15:24:58
文档分类: 教育管理
浏览次数: 6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刍议鲁迅小说中的“人”与“非人”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刍议鲁迅小说中的“人”与“非人”

鲁迅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是天才的语言艺术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小说在鲜明的社会背景下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小说极具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阅读他的小说,往往被所吸引 ,尤其是他的小说中卓越的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和《阿Q正传》等都让人体验到他那丰富的灵魂。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两种人:即“人与非人”。
“人”的塑造
鲁迅小说中的“人”是作为接受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启蒙、具有独立个性、追求独立人格、并对社会持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如他笔下的:“狂人”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这些人用人文主义价值观衡量中国社会,但只是属于少数人,他们努力与社会抗争,但无一例外地,不是毁灭就是投降。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 下一篇从困惑中走出来的菲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