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联合肠内喂养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联合肠内喂养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观察组(B组),每组45例,A组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按照20mL /(kg·d) 的递增奶量进行肠内营养,B组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按照30mL /(kg·d) 的递增奶量进行肠内营养。测量两组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身长、头围、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测量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0天和1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对两组早产儿在矫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评分;记录两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及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出生后10天内体重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但观察组在4天后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较快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观察组第10天体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月时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0天、1月的身长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0天、1月的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矫正胎龄40周时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矫正胎龄40周时一般评估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的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及NEC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完全肠内喂养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肠外营养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 肠外营养加30mL/(kg·d)的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
2 肠外营养加30mL/(kg·d)的喂养添加量不增加早产儿喂养的相关并发症,
尤其是不会增加NEC的发生率。
3肠外营养加30mL/(kg·d)的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尽快达到完全肠内喂养,缩短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和肠外营养的时间。
关 键 词:早产儿;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目的及目标 2
1.3关键词及定义 2
1.4文献回顾 2
2 研究方法 5
2.1 研究设计 5
2.2 研究对象 5
2.3研究工具/方法 5
2.3.1 测量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 5
2.3.2 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在矫正胎龄40周时NBNA的评分 5
2.3.3 记录两组早产儿的喂养相关并发症 6
2.3.4 记录两组早产儿的相关临床指标 6
2.4 研究步骤 6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6
3 研究结果 7
3.1 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的比较 7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后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 8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的比较。 9
3.4 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10
3.5 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 10
4 讨论 13
4.1基础资料分析 13
4.2 两种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4.3 两种喂养添加量下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15
4.4 两种喂养添加量下早产儿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 16
5 推论及建议 17
5.1推论 17
5.2建议 17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1
附 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