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 容 摘 要
什么是企业文化,众多学者理念家众说纷纭,其中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鞲鲋澳懿棵呕虻卮Σ煌乩砘肪车牟棵潘涤械哪侵止餐奈幕窒螅欢以蛉衔+笠滴幕且恢掷砟睿恢执衅笠盗斓颊吒鲂缘纳胬砟睿果再往大的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企业信仰。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两个信仰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接下来在讨论如何营造企业文化就十分简单了。营造企业文化其实理论上也是十分简单,一擦降悖紫任颐潜匦胍幸桓鲈惫す餐嬲峡傻钠笠的勘旰屠砟睿桓銮惺悼尚械哪勘旰屠砟睢F浯稳禾宄稍币簿褪窃惫け匦肽芄蝗谌氲侥愕恼个企业中来,而且要对你的目标,理念以及你这个企业有正面的感情色彩,这才叫做真正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的企业文化。
营造企业文化有效激励员工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显知识化和高层次化,那么如何让一个企业长久生存并一直保持着充足的活力,在其领域竞争中长盛不衰呢,此时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的概念被学者们提了出来,而且在发展中渐显威力,直至今天甚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所以研究什么是所谓的企业文化,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激励员工促进企业良性提升都是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众多学者理念家众说纷纭,其中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
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而我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是
一种理念,一种带有企业领导者个性的生存理念,如果再往大的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企业信仰。那么何谓信仰呢,我个人认为信仰必须具备两者,其一,需要有一个核心的目标,让群体成员共同真正认同的目标与理念;其二,群体成员能够融入一体,为这个共同认定的目标实施行动,更重要的是群体成员对这个目标与理念带有一种情感色彩,具有主动性。
(二)、企业文化的特性
1 、独特性:
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2 、继承性:
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
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4、人本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5、整体性:
企业文化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职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6、创新性:
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三)、企业文化的要素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1、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2、·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3、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该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寓教于乐”之中。
·5、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四)、企业文化的内容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源于社会人文经济心理学的创新运用,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2、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它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
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5、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6、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
7、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8、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9、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二、员工的概述
(一)、员工的含义
企业的主体就是员工,
(二)、员工的特性:
1、创造性强:
他们主要依靠自己对新知识的探索和领悟,从而产生对新事物创造的欲望,推动生产的发展、技术的更新,产品的换代,从而使知识资本增值。
2、独立性强:
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企业生产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因此他们更愿意在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不愿意接受其他事物或人员的牵制。
3、成就欲强:
他们不仅想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更想获得社会的尊重、上级的器重、个人的声望。
4、自我完善欲望强: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不断学习、更新,对新技术不断探索追求,以期促进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自觉性
三、营造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的策略
1、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加大对员工工作环境的投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对员工工作产生正面的影响,如果员工总感觉到环境的不适,企业无论怎么激励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工作内容要具有一定挑战性,不要让员工长时间重复一项工作,调查表明,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较长时间后,积极性就会下降,适当调整工作内容,就会再次提高工人对工作的积极性;
2、积极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激励员工应该确定适当的目标,让人感到努力一下就会有结果,而不是那种超出员工能力范围的口号,也就是韩非子所说的立可为之贵,设可避之罚。员工进入企业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报酬,合理的薪酬系统具有很大的激励效果,薪酬吸有保证公平,才具有激励性,较高的薪酬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恰到好处的福利也是能够增加激励效果的,由于员工对福利的需要多样化,可以采取灵活的福利制度。
3、企业应以人为本,鼓励竞争。对于先进员工要勉励他们继续领先,对于后进员工,要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提倡个人竞争,团队竞争,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树立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统一,使员工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4 、奖惩激励:
奖惩是除薪酬外的另一个有效激励手段,通过对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工作犯错的员工给予惩罚,可以有效的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奖励手段形式多样,除了发放奖金外,晋升激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惩罚实际上是一种负激励,对惩罚手段的运用必须谨慎,特别是必须保证奖惩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做到获得者高兴,未获得者也无怨言。奖惩手段必须并用,只奖不罚,就会降低奖励价值,只罚不奖,则难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