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理论综述 1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剖析 3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有效建议 5
参考文献 8
内 容 摘 要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与工作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建立科学高效的事业单位考核制度,进而促进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工作,这是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缺少一个科学、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本文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对现有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有效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正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我国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改革也应该紧紧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改变,把人力资源当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实施力度,将人力资源管理推上新的台阶,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绩效考核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绩效考核就是把单位发展的既定目标当作标准,进行解析,为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以及工作的结果,进行制定,评判,反馈和调整。
事业单位想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要在人才的选聘上多下功夫,在合适的岗位上选择合适的人才。其次就是在绩效考核方面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在绩效考核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发展目标的,但是想要真正做好绩效考核工作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不仅要看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还要看他们的工作态度,同时将考核标准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让职工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目标的需要职工可以明白自己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做的事情,只有按照目标来完成自己工作的职工才能在绩效考核的时候获得好成绩,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单位的发展以及单位目标的实现。然后事业单位再根据职工绩效考核的成绩对职工进行奖励,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潜力,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绩效考核有助于事业单位顺利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通过绩效考核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内部的公平公正,同时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数据了解单位的内部数据。例如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靠什么来实现的,单位的利润和业绩如何来创造,职工的业绩水平如何,以及如何对职工进行管理等。总之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通过绩效考核我们可以鼓励职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为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我们要争取将每一位职工都纳入绩效考核的氛围中来。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理论综述
绩效考核最早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在企业中成熟运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内涵,大多是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概念来定义和阐述的。
孙柏瑛、祁光华阐释了公共部门考核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业务表现、行为能力和工作成果等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并以此作为公职人员奖惩、职务升降和辞退等客观依据的管理活动。于雷将绩效考核定义为在已定的组织目标下,依据既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对员工未来工作进行指导的一种方法。苏增军提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主要是指单位为达到预期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既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实绩进行价值评定。董秀梅、沈良娣认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单位在总目标的指引下,依据约定的标准和指标,客观全面评估对员工的综合表现和业绩,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作为晋升奖惩的客观依据,以此来刺激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熊瑛认为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它具有一定的公益特质,在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时,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其次才是经济效益,而且事业单位员工尤其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员工,他们在工作服务中创造的社会福利和价值难以量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绩效考核难度。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是分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基本依据和参照物。事业单位要承担两个方面的职能,一个是事业单位要通过人员的共同努力促进组织的发展,另一个是要确保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沿着公益性轨道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绩效考核标准为事业单位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事业单位人员发展提供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二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须有助于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沿着公益性方向发展。
国内在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研究,因事业单位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常见的有针对卫生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等方面的研究。在卫生事业单位方面,苏忠伟从建立框架和模型两方面提出卫生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综合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指标选取法,筛选指标,进而设计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管姗姗针对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某医院为例,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建立了该医院绩效考核管理PDCA循环系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再如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王伟安、夏海英针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利用横屏积分卡方法,提出建立多维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王伟、王瑞丹分析了科技管理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服务难以量化、服务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出单位要重视绩效考核,将定量与定性考核、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等建议和措施,互补建立该类型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教育事业单位方面,滕超研究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情况,分析探讨其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袁永辉以某高职院校教师为例,在调查分析其绩效考核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关键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并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进行了绩效工资的设计。在公益类事业单位方面,李刚针对某区部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平衡计分卡思想,为该单位建立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研究较多,但仍有待深入和完善。
二、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现状剖析
目前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问题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重视,但是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且大部分的问题相对来说还比较复杂,这是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只有认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其中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不够具体、明确。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来讲,人员的“经济人”价值取向和组织的“公益性”特点,使得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难度加大。这就决定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尽量避免在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掺杂过多的主观成分,避免相关主体对考核标准的理解有过多的弹性空间。从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大多千篇一律、过于笼统,不能凸显本单位实际,相关主体对考核标准理解的主观随意性大。现实中,有些事业单位引入了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考核标准,但是满意度标准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服务对象满意度标准制定过于笼统,只评价职工的总体满意度,满意度高的职工不知道高在哪里,今后如何保持,满意度低的职工,不能了解自己具体的不足在何处,并不能有效改进工作业绩,流于形式。
其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可测度不强。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要遵循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划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一种模式的长处。从我国事业单位考核标准来看,在定性与定量考核结合方面,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有些定性指标虽然冠以量化形式,但实质上很难进行客观的量化;有些定性指标虽然赋予行为性描述,但很难准确对标准描述准确,使得相关评价主体不好准确考核人员绩效。
再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难以把握实现程度。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事业单位人员朝着组织发展目标努力,并使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关主体能把握其实现程度为前提的。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不够明确、可测度不高致使考核主体和被考核主体对考核标准实现程度很难准确把握,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没有遵循“尽可能量化、过程化和细化”的设计原则。
第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封闭化程度较高。虽然我国有些事业单位重视服务对象对员工绩效考核评价,如某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要求有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但从整体来看,服务对象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地位有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往往表现为“重纵向、轻横向”,“重纵向”方向表现为“重上级轻下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封闭性还表现在标准设计和制定的封闭性。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绩效考核标准实际上往往由上级决定,或者由人力资源部门决定,被考核者没有很好的参与到绩效考核标准设计和制定的过程中,这样就造成了绩效考核标准的认可度不高,以一套认可度不高的绩效考核标准去评价被考核者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整体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标准通常不能很好的反应各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人员职业特点。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中,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难以有效地区分人员工作优劣,绩效考核的“动力”的角色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结果造成了部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既不能有效引导事业单位发展前进,也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事业单位人员自身发展。
第六、由于我国特有的人情关系及体制的限制,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结果未能真实反馈。事业单位人员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升职的机会,同时事业单位也是通过考核制度来给职工以激励。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对于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考核结果得不得真实反馈,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考核的结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将给考核工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首先,被考核的人员没有接受到考核的信息就会认为考核中有人暗箱操作,对考核的结果产生怀疑。最主要的是被考核的人员不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如何,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没有办法对自己进行提升。其次,如果考核的结果不够公平很可能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情绪,这样会极大的打消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负责考核工作的工作人员,自己的专业水平太低,导致考核结果不科学,甚至没有办法将考核信息及时的传递给被考核者。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有效建议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实际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规范的运行标准,这给考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职工的个人表现难以得到细致的量化,职工业绩水平的高低以及个人优点无法得到彰显。当前,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国家宏观层面政策供给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对此,政府职能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1、修改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并提升其法律层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是事业单位绩效工作人员和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南针”和“发动机”。要通过修改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和提升其法律层次,明确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地位,要细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中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标准”。
2、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体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人员绩效考核标准欠缺密切相关。建议站在促进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高度,以现有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具体分析事业单位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多的可量化指标,采用合适的或构建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或体系,充实绩效考核理论,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制度,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标准体系是事业单位科学运用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考核功能的关键。建议完善对细分的事业单位类型的研究,构建不同的格局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如对体育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等。
3、制定事业单位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实施细则。服务对象测评能直接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水平,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议对事业单位按照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即服务对象是公众的事业单位,服务对象是公共部门的事业单位),制定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实施细则,明确服务对象评价结果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具体比重。规范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制程序,提高标准制定的民主参与程度,增强绩效考核标准的接受程度。
4、制定各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指导意见。事业单位的岗位差异和部门差异决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差异,根据我国各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员绩效考核标准指导意见,明确各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考核要点、考核样式,提高绩效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做到既能制定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标准,也能从规范角度指导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标准。
5、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评估体系。应重点研究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是来,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真正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单位绩效目标的实现。从事业单位整体出发,综合内外部各种因素,研究事业单位改革、绩效工资执行等对绩效考核的牵动和影响,今儿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评估体系。建议明确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研究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在绩效考核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健全和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绩效考核标准,更好的履行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能。
6、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制度。建议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的时效性和考核结果的落实,及时把考核结果反馈给事业单位管理者和被考核者本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事业单位工作效能的一个很好的检验,同时,也可以让被考核者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好的发展。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确保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不流于形式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在实践中检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绩效考核结果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提拔晋升与薪级报酬相结合,既能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总得来说,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绩效考核的推动,而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需不断深入研究,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993年第209期
2、于雷,《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95期
3、苏增军、李业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综述》,《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5期
闫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办法思考》,《经营管理者》2016年第26期
宋冀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