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 容 摘 要2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3
一、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3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之处4
四、普及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4
五、总结6
参 考 文 献7
内 容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赋予了人力资源管理更新的活力。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迈向信息化,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力图清楚全面的论述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使企业能够更加完善高效的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必要性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依靠手工记录和整理各种人员信息以及相关的各种文件和档案资料,工作量很繁杂而且容易出错。信息技术的的应用,使得相关管理人员从这些繁杂的大量具有重复性的工作中摆脱了出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范围,所以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2、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就需要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这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文字信息,还包括图像、影音、多媒体数据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支持,这些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必备设施。
3、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应用。信息化就是要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要实现快捷、准确和及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个适合自身情况的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可以使用局域网,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具体要求可以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这样不仅节约了办公费用,而且还提高了各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办公效率。企业网络的应用带来还不仅仅是这些,它使得企业整个的工作层次和广度得到了提高,拓宽了管理范畴和思维,从而能大幅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革新。人力资源以往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企业内部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仅限于人员记录,工资考核等单一的方面,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很不适应现代企业全面和开放的发展方式。信息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陈旧单一的管理模式,带给企业一种全方位、互动的、更加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企业的核心部门,再不是以前只是做人员统计和工资考核的单一职能部门了。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提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成为可能,并提高了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可和参与,增强了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为局限,具有自上而下、封闭且单一的性质,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人力资源的工作仅限于对员工的记录以及工资考核等方面,对于现代企业的全面和开放的发展模式,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结合信息化技术,使原本单一的管理模式发生改变,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全面化、互动性强的全新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部门提升为企业的重要部门,一改往日仅仅统计员工和考核工资的单一职能部门。并且,随着逐渐提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价值,转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逐渐成为可能,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认可程度,使企业内的管理部门更有互动性和多样性。(二)计算机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现代企业中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化就是在计算机大量使用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准确、大存储量来计算和管理大量信息和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需要大量的信息存储和计算,信息化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增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这种组织结构更加有利于企业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们国家与西方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1、目前国内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都是通用型的事务管理软件,具备通用性但不具备特殊性和适用性。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管理行为和方式,这种通用型的软件没有考虑到企业自身管理的具体细节,所以对企业来说在软件应用方面无疑会受到限制和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就是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维护,数据库的规模及复杂程度和企业的大小成正比,大型企业的数据库需要多人来维护和及时更新,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时、快捷、准确,才能很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信息查询,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相关软件的功能不完善,以及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认知和专业技能不是很深,使得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对于数据库管理的欠缺和不足。
3、目前国内的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功能相对单一,而企业在软件的使用上也往往把它只是做为一个工资管理软件,这样使得人力资源管的信息化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企业可以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相关企业协商,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定制软件功能,以求能更加的契合企业的具体特点和情况。在软件的使用方面,可以和软件企业联系实行专业的培训;从而使得相关的使用人员充分吃透软件功能和使用技巧,从而达到信息化管理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四、普及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一)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须要进行内部优化,首先要打破企业旧的用人机制,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人才能够出现在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岗位;其次要引入灵活的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优胜劣汰;健全企业的人员进入、使用和退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依据岗位设计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确定员工待遇;形成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人员合理流动,打破旧的用人框架,管理干部要能上能下,对有能力的员工也可以提拔进入企业管理层。每一个岗位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能从事该岗位的人员确要灵活配置,在企业内部形成人才市场机制,使得高素质的人才能出现在企业高层次的岗位。
(二)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点,包括企业的优势和短板。对于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模块化管理软件,企业要仔细甄别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组织模块,有必要的话可以要求软件开发企业为企业定制必要的管理模块,为的是能够更好的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更加适用于企业的管理方式。
(三)形成长效健全的企业培训机制
企业人才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建立一个长期和健全的企业培训机制就是企业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科技是企业的第一创造力,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自于自身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所以企业要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和规模,要形成长效的机制,坚持不懈为企业提供人才的成长和成熟,提高企业的科技创造力和竞争力。
(四)加大资金投入
新生代事物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和企业支持,才能将人力资源实现动态管理。比如,对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对合理结构的信息化设备的要求,以及对网络平台建设的要求。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否则寸步难行。所以,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实施,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加以投入。
(五)坚持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发展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前,首先需要企业认清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具备资金雄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高的特点,这样的企业可以选择由本公司自主地去研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软件。但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开发型公司,开发一款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对一个企业十分重要,但与此同时,企业还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避免过分依赖管理软件,要实现人性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逐步实现企业中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
五、总结
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模式,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伴随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我国至今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形成了风靡之势,充分说明了国内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迫切需要。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不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人才的缺乏、软件开发商的分散和市场的不规范、缺乏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等不利因素,这些都制约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普及和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对政府和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培玉.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经界,2016(21):363.
[2] 刘榕.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4(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