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现阶段大批P2P平台清退的必然性

现阶段大批P2P平台清退的必然性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4-01-14 10:09:20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现阶段大批P2P平台清退的必然性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4662

目 录
 

一、 P2P发展的五个阶段1
(一)、起步期和探索期(2007年——2011年)1
(二)、扩张期(2011年——2012年)1
(三)、扩张与风险爆发并存期(2013年——2016年)1
(四)、以规范监管为主的政策调整期(2016至今)2
P2P平台监管现状与趋势2
二、 制度的逐步发展2
(一)、监管:从无到有2
(二)、资金:银行存管2
三、 内在的失衡2
(一)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3
四、爆雷潮的意义:从失衡向均衡的回归4
(一)、大批平台清退4
(二) 、清退背后的意义4
五、P2P行业还能重获新生吗5
六、如何识别高风险P2P网络平台6
(一) 平台证照是否弄虚作假6
(二) 平台是否自行担保6
(三) 平台有无银行资金托管6
(四) 平台利息是否超高6
(五) 平台是否发大量秒标快速图钱6
1. 利润来源不合理6
2. 监管缺失6
3. 平台脆弱6

内 容 摘 要
2006年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却到2011年才进入发展期,2012年中国网贷平台进入了爆发期,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成立,瞬间达到2000余家,但好势不长,截至2015年9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31家,占P2P整体平台数量(3448家)的30%。本文从P2P的发展历程、暴雷潮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内在失衡的原因。
关键词:发展进程 监管制度 暴雷 内在原因 防范 
 
P2P发展的五个阶段
自2007年网贷引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5个时期。
(一)、起步期和探索期(2007年——2011年)
这一时期,平台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等地区。
至2011年底,大约有20家网贷平台,月成交额在5个亿左右,有效投资人数约1万人。P2P起步期,主要复制国外的模式。
(二)、扩张期(2011年——2012年)
这一阶段,一些民间线下具有放贷经验的人开始关注网络并尝试开设P2P平台,同时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开始研发网络平台模板。
此时,国内的网络借贷平台从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有效出借人数在2.5万——4万之间。由于个别平台老板管理粗放,导致平台出现倒闭情况。
(三)、扩张与风险爆发并存期(2013年——2016年)
2013年初央视多次报道P2P网贷,标志主流媒体开始把网贷当成一个行业看待。
这一阶段随着平台数量的剧增,高峰期达到6000多家,P2P的竞争日渐激烈,相关风险也在不断积聚,P2P风险成为舆论的焦点。
(四)、以规范监管为主的政策调整期(2016至今)
P2P网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累积了相当的客户基础。这一阶段,国家在政策上支持P2P网络借贷平台,鼓励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创新。行业发展回归理性,良币驱逐劣币,
截至目前,正常运营的平台降至1500多家。
这对于合规平台运营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上市、银行存管、整改是2017年行业关键词,整治成果验收、备案则是2018年行业的主旋律。
P2P平台监管现状与趋势
制度的逐步发展
(一)、监管:从无到有
2016年,监管明确:对P2P网贷的专项整治工作,由银监会(现在的银保监会)会同中央有关部门,与省级人民政府双负责。同时,除了上面两个直接监管机构,还有两个统筹协调的组织。
1.由银保监会为组长单位,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副组长单位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总管互联网金融领域,由人民银行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资金:银行存管
在资金运作上,按照银保监会的要求,P2P平台需要将由借款人、出借人和担保人等进行投融资活动形成的专项借贷资金及相关资金,统一在商业银行存管。
内在的失衡
(一)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
 强监管之前,本息保障是P2P行业的通行模式。P2P平台一手对接出借人资金,一手对接普惠借款群体。前者由于本息保障,属于低风险资金(起码平台未爆雷之前是这样);后者则是典型的高风险资产,而P2P平台在这中间完成了从低风险资金向高风险资产的风险转化。
这便有了第一个失衡: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风险并不会凭空消失,为了维系第一个失衡,平台不得不自行承担风险,又引发了第二个失衡——不具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机构在承担终极风险。
一个可比的对象便是银行,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也是典型的风险错配,存款是低风险或无风险的资金,贷款是高风险的资产,银行通过承担风险获取收益。这样的风险转化天然具有脆弱性,在历史上无数次银行挤兑潮的教训之后,各国创设了央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设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且对银行设定了严格的资本充足率限制。最终,银行成为受监管最严的金融机构,俗称“戴着镣铐跳舞”,目的不过是确保其兑付能力。
而就P2P而言,虽然参与风险转化的本质类似银行,但银行的这些安全阀,一个都没有。这就有问题了。
2010年之前,P2P运营平台数量在10家左右,这个数量级的从业机构,很难出什么问题。到了2014年,正常运营P2P平台数量飙升至2290家,在你死我活的激烈市场竞争下,市场份额决定着下一轮投资的估值、决定着能否获取出借人的信任。这个时候,P2P平台在一没有国家信用背书、二没有央行这个最后贷款人兜底的情况下,蒙眼狂奔,规模越大,失衡越大,风险积聚越多。
后来,强监管来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P2P平台回归信息中介定位,不得提供本息保障。潜台词便是,P2P不准进行类似银行的风险转化,所有的风险须由出借人来承担,确保高风险资产对应着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
这是一条帮助行业拆雷的规定,问题是,积弊已久,难以下刀了。
银行最怕的是储户挤兑,P2P平台最怕的则是出借人挤兑。出借人已经习惯了把P2P当成无风险投资,此时,哪个平台敢于率先把风险甩给出借人呢?真要这么做,无疑是在逼着出借人用脚投票,结果便是挤兑,于平台而言是提前求死。
这个时候,无论是平台还是监管者,其实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为了避免挤兑事件的发生,P2P平台不敢骤然回归到信息中介的定位,结果便是不能达到合规的要求;而于监管一方而言,在不可能取缔整个行业的背景下,只好把一切交给时间。正如凯恩斯的经典表述:
“‘长期’是一个不利条件,因为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我同样可以说‘短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短期内我们都活着。生活和历史就是由多个短期组成的,如果在短期内我们处于一个满足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推迟灾难的发生。”
四、爆雷潮的意义:从失衡向均衡的回归
所有的两难选择都是长时间积攒起来的失衡状态导致的必然恶果,短期内,可以相安无事,但长期看,这种恶果,总是需要找一个出口。
2018年6月,从唐小僧等个别高返平台爆雷,到引发行业性恐慌,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速度有多快,内在的失衡就有多严重。
(一)、大批平台清退 
6月16-22日,发酵期。 6月1日-15日,问题平台数仅为10家,从数量上看处于正常范围内。6月16日唐小僧爆雷,揭开了此次爆雷潮的序幕。唐小僧位列四大返利平台(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之一,鉴于钱宝网、雅堂金融已经爆雷,唐小僧爆雷后,市场预测联璧金融也会出问题,引发了投资者对联璧金融的挤提。果不其然,6月22日,联璧金融爆雷。
6月22日-7月14日,流动性冲击波。这一阶段,累计有93家平台爆雷,不乏牛板金(累计成交390亿元)、钱爸爸(累计成交325亿元)这样的百亿大平台。其中,在牛板金案例中,平台方涉嫌虚构投资项目,挪用投资者31.5亿元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这一阶段,爆雷的平台整体影响力有限,属于唐小僧爆雷后流动性恐慌情绪的冲击波。整体上,投资者的资金从中小平台撤出,对于大平台还是信任的。
7月14日-29日,行业性危机。以7月14日投之家爆雷为标志,市场开始对所谓的大平台失去信心,资金开始从行业撤出。大平台不再是受益者,恐慌情绪开始传染,演变为行业流动性危机。7月14日-29日,累计91家平台爆雷,从网贷之家统计的行业人气指数看,这段时期,行业人气急剧下降,日投资人数从23000人降至6000人左右。
、清退背后的意义
回顾爆雷潮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是流动性问题,后来才发现是平台偿付能力有问题。行业高速增长阶段,资金源源不断流入,任何问题都能被掩盖,但也只是被掩盖,失衡不会自动消除。
失衡的状态注定是不稳定的,具有向平衡回归的内驱力。而一个小范围内的危机,便在客观上起到了从失衡向均衡回归的作用。
P2P爆雷潮,在出借人端打掉了P2P“低风险投资”的面具,宣示了P2P的高风险属性,加速资金端的分化,不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加速流出,而愿意承担风险的资金留了下来,最终实现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与P2P贷款资产的高风险属性的匹配与均衡。
2018年11月,P2P行业成交额1114.54亿元,经过连续下降后,终于环比增长8.98%;当月出借人数242万人,也重回增长态势,环比增长6.5%。
是否已经达到均衡呢?肯定还没有。不过,这总是一个好的信号。
五、P2P行业还能重获新生吗
问题是,向均衡的回归并不必然等同于重获新生。能否重获新生,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消除危机发生的原因。
于P2P而言,一直在进行风险转化,规模越大,行业内积聚的风险越多。而信息中介的定位,又决定了平台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拧巴的状况呢?
途径无非两个:一是认可P2P的风险转化模式,同时也要参照银行对P2P进行严监管;二是沿着当前的监管框架,进一步夯实P2P的信息中介定位,禁止任何新增的风险转化行为。
两个都很难。
第一条路径,参照银行进行监管,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银行,这是各方所难以接受的;第二条路径,看上去简单,将每一笔贷款的损失实时分摊至出借人即可,只是,这样会吓跑出借人,行业会越来越萎缩。
在实践中,平台的做法是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来剥离风险。问题是,无论引入多少层第三方公司来承担风险,只要出借人不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风险转化的模式就依然存在,只不过将风险分散给更多的参与主体而已,治标不治本。
进退两难。
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凯恩斯的精神,把一切问题交给时间。
六、如何识别高风险P2P网络平台
平台证照是否弄虚作假
查看P2P网贷机构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以及网站的ICP证或ICP备案是否真实。
 
平台是否自行担保
P2P网贷机构承诺用自己的资金实力或者所谓的风险准备金保本保息,是违规的,无法保证资金安全。
平台有无银行资金托管
P2P平台没有把用户资金托管在银行,存在较大的挪用风险。某些P2P平台号称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托管,这种托管是假托管,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托管资质。
平台利息是否超高
高息诱惑是P2P网贷诈骗平台用得最多的招数。在2013年“跑路”的P2P网贷机构中,大多数是号称年收益超过24%的平台,一些平台甚至高达40%。这两年又升级了平台不再是发利率奖励+投标奖励,升级成名义利率+各种红包+各种返现。如果平台年收益率能达到20%以上或者更高的,P2P网贷机构跑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平台是否发大量秒标快速图钱
秒标是指投资后立即返回本金和利息的营销奖励模式、因为时间短、利率高、回款快,一度是新平台吸引投资者的营销利器。如果一个平台经常有秒标可投,从历史规律看,这几乎是疯狂吸钱准备跑路的前奏了。
参 考 文 献
 罗明雄、 唐颖,《互联网金融系列丛书:互联网金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姚文平,《互联网金融》,中信出版社,2014
郭蕾,《互联网上的银行与金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通货膨胀的含义及通货膨胀与经济.. 下一篇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及策略选择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