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困难与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困难与对策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20 16:48:29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困难与对策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6754
目 录
一、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状况分析
二、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责管理带来的困难
(一)通货膨胀会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持续加大
(二)通货膨胀造成的利率变化,最终会导致银行“利差”缩小,较大地减少银行盈利
(三)通货膨胀下的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管理的考验
三、解决当前困难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的判断能力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
(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型 

内 容 摘 要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商业银行、金融界和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结合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状况,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着重于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各种困难,如商业银行的风险持续加大、“利差”的不断缩小、流动性管理面临严峻考验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该提高银行的风险判断能力;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及时调整经营战略等一系列的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 商业银行 负责管理

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困难与对策
一、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状况分析 
所谓的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 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 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 于求) 。 目前,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状况的指标通常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据研 究,自 1978 年以来,我国共发生过 5 次通胀,分别是在 1980 年、1985 年、1987 年至 1989 年、1993 年至 1996 年及 2007 年至 2008 年。截至 2008 年,32 年间 CPI 的历史均值为 5.5%,而 5 次通胀峰值均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特别是 1988 年 和 1994 年时通胀峰值分别高达 18.8%和 24.1%,创下改革以来物价最高水平。我 国的通货膨胀从 2007 年 3 月超过 3%的警戒线后, 便出现一路走高的现象。 2007 自 年 5 月份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价格逐月上涨,而这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 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 年第一季度的 CPI 总体涨幅为 8%。从 2006 年 6月到 2008 年 4 月已经连续 17 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但是 CPI 指数却总体上 一直呈波动性上升态势(参见下图) 。2009 年总体还算平稳,到了 2010 年居民 消费价格迅速上涨,据统计资料:4 月份比上月增长了 2.8%,创下了历史的新 高。由 CPI 历史趋势图也可以看出 CPI 在 2010 年保持继续上涨。依据中国人民 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测算,2011 年我国将存在温和的通 胀,全年通胀率预计为 4.5%,高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
其实, 综合几年来的数据分析,在多种因素综合推动下, CPI 涨幅节节攀升。 从 2010 年的 2 月份,负利率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到 5 月份首次超出 2010 年初政 府工作报告中预设的 3%警戒线,以及 11 月份创下 28 个月以来的新高,不难发 现,我国国内通货膨胀形势愈发严峻。央行《2010 年第 4 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 告》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降至 11 年来最低,通胀压力巨大。2010 年全年, CPI 同比上涨 3.3%,而在 2011 年第一季度,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 升 5.0%,居民通货膨胀日趋强烈。 或许,如果仅仅根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数据判断,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似乎 还不足以令人十分担忧,但鉴于本次通货膨胀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特 别是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所带来的困难,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
   
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责管理带来的困难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作为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出现于 60 年代初 期,它是指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增加 银行的收益, 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银行竞争的激烈和利率管制严格化等变化, 构成了负债管理出现的客观条件。然而,就目前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日益突出的迫切形势来看,通货膨胀无疑 会给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造成重大的冲击,并且,这些困难已经逐步成型。
(一)通货膨胀会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持续加大 
在中长期通胀前景的经营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将持续加大,但从盈利角度看,利润或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银行经营的首要任务便是管理随信用周期而来的信用风险。因此,重要的不是如何回避信用风险,而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经历一个信用周期后,银行依然安然无恙。
  最近,国内主要上市银行先后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出乎许多市场人士的意料,主要中资银行的盈利水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接近翻番,平均资产回报率普遍再创新高。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似乎丝毫未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以及国内通胀压力加大、信贷收紧和汇率加速攀升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
然而,人们对国内银行长期盈利水平的担忧并没有因此减缓。细究银行利润好于预期的主要因素,很容易发现这主要是由于一季度银行信贷拨备成本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不仅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资产质量下滑和信贷损失反弹迹象,个别银行的信贷拨备支出甚至在进一步降低。那么,国内银行的全年盈利能力,乃至未来更长时间的银行盈利前景如何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关键是需要对信贷拨备支出的今后趋势作出判断。从中国目前通胀的性质和趋势来判断,此轮持续多年的国内信用周期正向循环很可能已经结束,而一季度的信贷损失数据很可能只是信用周期从到顶走向反转的过渡阶段的表征而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内银行的信贷损失预计将逐步向长期趋势水平回归。
通货膨胀造成的利率变化,最终会导致银行“利差”缩小,较大地减少银行盈利 
中国目前利率政策的运用受到国际资本流动、企业总体上对利率的小幅变化不够敏感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管理层对利率变动的政策运用比较谨慎。目前来看,分析利率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应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利率变化对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不对称的存贷款利率变动会直接引起银行的利差变化,例如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而存款基准利率不变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银行净利差减少的风险。其二是利率变化对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其三是利率变化对众多实体经济单位的影响,及反过来对银行信贷不良率的影响。考虑到存款利率上调会直接增加银行负债成本,另外存款利率上调将使固定收益市场的收益率同步走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增加,估计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贷款利率上调幅度的不对称加息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但从2007年2月至今,由于通货膨胀高企,居民存款实际利率持续为负,2008年2月曾达到接近-4%的水平。存款实际利率持续为负不利于资金的有效配置,这样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利率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加大。 
 而银行"利差"在将来存在缩小的趋势,这使得中国商业银行需要在战略经营的层面上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对管制利差形成了较大的依赖性,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利差收入。这些利差收入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国家规定的、非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差而取得的。这种利差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不会长久维持。随着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直接融资的发展等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刻变化,国内商业银行的收入绝对性依赖于利差的经营模式难以持续。商业银行需要未雨绸缪,为在未来利差缩小的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通货膨胀下的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管理的考验 
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同时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再加上一些行政性的干预措施,中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日渐发力。我们业已看到,目前央行所执行的一系列旨在收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是以降低通货膨胀和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为主要目的的。从收缩社会流动性从而降低通货膨胀进而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这一角度看,从紧货币政策的出台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当下的问题在于,央行所实施的一系列紧缩性政策均以商业银行体系为着力点,通过收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而收缩全社会流动性的做法已经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抛开政策的有效性不论,现实的情况是,商业银行已经普遍感受到了流动性压力,这种压力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远的,甚至关系到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安全。在无法对未来的政策做出准确预估的情况下,加强流动性管理,防患于未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但必要,而且相当急迫了 
三、商业银行抵御通胀所带来不良影响的对策
负债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银行负债由各项存款和其他负债构 成。其中,尤以存款为主,而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则是来自于放贷。商业银行的 负债管理一般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短期借入款来弥补提取的存款,这样,在负 债方一增一减,正好轧平。第二类是以借入款来付增加的借款需求,这样,负债 和资产都增加,而由于以扩大负债来扩大盈利资产,也就带来了额外利润。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我国对于银行存款 利息连续调低,希望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然而,当前的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却连年递减,代之以风险投资。对于我国来说,单纯地升 息很难取得预期的经济调控效果。因此,我国在提高存款利率提,抑制产能过剩 的同时,也必然会相应地高贷款利率。当前,面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可以尝 试以下对策来应对:
(一)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的判断能力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尽管只有两种类型, 但是这两种做法都存在着不可忽视 的风险:其一是费用方面的风险,借入款的利率必须低于放出款的利率,银行才 能获利;其二是关于借入款的可借量,当市场的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借入款即 不易取得,特别是个别银行的情况不佳时。所以,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判断能力 便是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模式下,面对通货膨胀风险的第一要务。 另外,无可置疑,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信息依旧存在滞后性。正因 为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从来没有完全可靠或者说是精确的风险定价。话虽如此,相对比较完备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判断,还是会使商业银行采用更 为审慎的方法来进行负债管理,更好地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难题,让银行在 可以承受的风险下正常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例如,商 业银行要熟知我国最新的方针政策, 在深入了解社会和市场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风 险评估判断,从而提高银行流动性的日常管理水平,加强存、贷款资金的流量监 测和融入、融出资金的流量管理,加强头寸预测调度,制订应急预案等。正所谓, 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商业银行的经营也不会例外。因此,重要的不是如何回避 风险,而是如何面对风险,使银行在严峻的通货膨胀面前依然安然无恙,但是, 这就需要以提高银行风险的判断能力为重要前提。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商业银行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进一步强化风险的管 理。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量化分析工具,提高资产负债期限缺口分析能力和利率敏 感性分析能力,在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有效预测利率长期走势,识别、 测量和管理控制利率风险,从而逐步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的判断能力。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 
随着银行竞争的不断加剧和通货膨胀影响范围的扩大,利差出现持续下降, 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利润,积极开拓新兴业务,以增加非利息收入,这些业务统称 为中间业务。在世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中,银行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的 扩大和金融管制的放松等诸多因素的刺激, 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 展,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拓展,并为商业银行创造了资产业务和 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 拓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的共同 发展趋势。 作为商业银行,盈利是其根本目的。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发放贷 款和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之间的利差。 而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银行仅仅依靠这一传统的做法,并非长远有效之计。为了 在该危机下,银行仍旧能够存活下来,并且保持蓬勃的活力,改变当前的经营模 式是势在必行的。为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可谓是商业银行解 决目前困境的最优选择和根本出路。 现在, 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一下中间业务: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银行卡业务、 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 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它类中间业务。通过表内业务、狭义表外业务、狭 义中间业务的比较(见下表) ,中间业务的优势和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商业 银行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中间业务,一方面很好地规避了没必要的风险,另一方 面又能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这就是优势;而其可操作性则体现在目前 服务业的需求上, 社会经济各个主体对服务的要求不断上升, 对银行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多层次、多品种的中间业务拓宽了盈利来源渠道, 结束了银行单纯依赖存贷差获取利润的局面,提高了银行利润的稳定性和声誉, 稳定和吸引客户, 扩大银行的市场份额, 促使银行不断提高服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和贷款头寸负债管理, 但是 两种方法都是存在着无法规避的风险。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让商业银行重新考 虑经营管理战略,紧跟潮流的步伐,使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的伤害 降到最低,最终实现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目的。
(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信贷 资产规模的扩张, 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明显, 业务结构、 收入结构传统单一。 为了加大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的力度,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商业银行可以通 过经营战略的调整和转型, 从而达到减弱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力和促进银行的又 好又快的发展双赢局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调 整和转型,转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通货膨胀之下,我国企业产能过剩、供求失衡的矛盾开始加剧,部分行业经济效 益出现明显滑坡,企业亏损面扩大,这使得银行风险迅速加大,而银行体系的贷 款增长与存款增长幅度明显拉大,信贷紧缩趋势有所显现。这些现象的出现,对 于长期实行负债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道高门槛,是一扇坚固的大 门,难以突破,而又必须突破。 因此,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配置时应考虑到通货膨胀对各行业的影响,在充 分预估各行业之于银行的风险后,提高盈利预见性强、产品价格可以提升的行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比率,降低受宏观经济影响大的行业的信贷资金配置比率,积极 抵御通货膨胀的同时,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更好地防范和降低有关行业信贷风险,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盈利机会,提高银行经营水平。 面对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的新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只有做到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加快实施经营战略转型,才能在变数日益加大的经 济环境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调整资产结构。商业 银行应当在总资产、信贷资产、一般性贷款、公贷款中作出适应当前通货膨胀形 势的调整;二是调整负债结构。商业银行应积极发行一定量的金融债,提高主动 负债的比重,以增强商业银行对负债的整体调控能力。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国内 商业银行要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 构转变。四是调整业务结构,包括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等。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作为衡量 一国宏观经济是否健康运行的重要指标的通货膨胀, 给社会各领域带来难以估量 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金 融界和经济运行又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 行负债管理带来的各种困难,不失为一个探讨当前如何解决该困境的实用性课 题。 总之,我国通货膨胀给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带来了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使银 行的流动性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利润增长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国 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多过去未曾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正处于一个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中,但是经过较全面的分析之后,希望对其有所裨益。

参 考 文 献
[1]通货膨胀 经济下行与银行风险防范;王世华;://.sina.com.cn ; 2008年10月14日;《当代金融家》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2 月
[3]熊仁宇.货币政策调控作用呈现结构性.21 世纪经济报道[N].2008 年 02 月 22 日 
[4]浅议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胡婷;《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5]张杰,2001, 《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6] CPI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7]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上海城市管理学院. 2008年 9月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我国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