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WTO与保险市场培育

WTO与保险市场培育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20 16:43:46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WTO与保险市场培育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6021
目 录
一、加入WTO后对我国的影响
(一)、加入WTO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二)、加入WTO后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二、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三、现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一)现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保险市场应对之策 
四、我国保险市场前景

内 容 摘 要
我国已经成为 WTO的成员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快速涌入 ,他们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丰富的经验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与中资保险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入世给中资保险公司带来机遇与挑战。入世后,我们加快中国保险市场中资主体的建设 ,增加主体数量 ,扩大主体规模,转变经营观念,按 WTO规则加强市场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的建设 ,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了较大发展。

WTO与保险市场培育
一、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一)、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有利于拉动投资和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WTO的宗旨就是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全方位接轨,各种限制逐步打破,在法制和规范更加成熟的条件下,外商会更踊跃地进入中国,不仅可以将产品就地销售,还可以卖到全世界,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国际地位的提高。
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已在世界逐步树立起一个有威信可信赖的政治大国形象。而加入WTO后,充分的利用这个全球性经贸组织的影响力,与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为自身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可能,在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充分提高本国的经济影响力及其号召力。 
3、加入WTO后将促使国家调整工业和贸易结构。 
入世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国转向制造工业国。而与国际接轨之时,法制法规知识产权等其他各相关领域建设,都将因势在必行而做相应调整完善。通过加入WTO,其他成员国对我国开放市场,利用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重组和转移所提供的机遇,加快国际资本和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 
4、加入WTO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人才并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入世后,加快了我国科研、教育发展和体制改革,使我国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直接参与国际交流,并使科研成果获得WTO成员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我国的技术贸易;另一方面有得于完善科技教育的市场体系,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当然也有一点,世事永无绝对,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在面临各种机遇的同时必然面临各项挑战。 
(二)、加入WTO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1、 对政府体制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仍然存在,政企尚未完全分离,行政审批过多,对具体经济事务以直接管理为主,经济管理缺乏充分的透明度,在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上,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结构等,这些都与WTO的惯例和规则不相符合。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各地的经济开发区、2013年 9月刚开张的上海自贸区等都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所以,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逐步改善,各级政府必须按照WTO的规则管理经济事务,这是对政府的一个重大挑战。  
2、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挑战。 
加入WTO后,政府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的基础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合资经济将会呈现出飞快发展的势头。经济成份更加复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既要按照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监控和调控;又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市场的稳定。同时,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将是主导一切的决定性因素,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也将中国与世界经济衔接得更加紧密,全球经济圈里发生的任何不稳定与冷暖变化,都更直接的影响到我国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3、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加入WTO后,很多国有企业还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卸掉人多、债重、承担社会职能的三大包袱,尤其是通信、金融等垄断地位比较强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会更大。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消亡。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整合推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以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蓬勃发展,保险业,作为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在不断完善。 
回首入世前与入世后十几年年间的中国保险市场,在入世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费仅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当时西方国家的8%—10%,世界排名仅占80位左右。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当时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四、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入世后,中国的保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克服以往缺陷,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垄断格局打破。保险市场经历着由寡头垄断到多方竞争的过渡阶段。目前,中国共有保险公司一百多家(包括许多外资公司),以往的国有保险公司几家独大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二、发展迅猛,保险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仅在2013年1-7月保险保费收入就高达10709.53亿元,保险赔付支出达3468.44亿元。三、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经营逐渐规范化、现代化,产寿险分业经营,电脑和网络已普遍运用。四、中介机构不断发展,各种提供保险服务的咨询、公估机构也在增多。五、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法》得到修改,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监管体系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机构、同业公会和公司自律的三级监管架构得到形成。保监会、行业协会等的成立在规范市场,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三、现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一)、现我国保险市场面临的问题
1、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的变化。外资保险公司不断,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竞争国际性。目前全球大约有300多家保险公司制订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符合进入条件的外国保险机构将以分公司或合资形式进入,进入的主体可能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顾问公司等。 
2、保险市场业务结构面临挑战。保险市场业务结构由直接保险业务(即原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业务构成。我国原保险业务市场发育较快,但缺乏相匹配的转移风险的再保险市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保险公司应该分保(即再保险)的业务分不出去,不应该自留的不得不自留,某些业务因得不到分保支持而无法提供服务,导致外币业务过份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因此,加入WTO后,境内再保险业务容量将面临考验;再保险和原保险未协调发展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中介业务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保险业中介市场的发育和拓展,影响保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影响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弱化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3、保险市场监管面临压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监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自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或虽已出台但又不完备,因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水平相当落后。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审批、监管尚不健全。 
4、保险人才的流失将趋于频繁。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来看,除少数专业人员如核保、精算等人员外,一般都采取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几年来,国外保险公司采取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这一方面有利于培育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在中国的开业作铺垫。而在外资保险公司面前,内资保险公司因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对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吸引力。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专业人才的流动属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市场的培育不无益处,但客观上会对本来就人才不足的内资保险公司造成影响。 
5、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保险业的挑战。目前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而且也给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带来强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保险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险电子化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各国的大保险公司都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顺应这种世界性的电子商务潮流,拓展各自的电子商务,以求在不久的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一切都给我国传统的保险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 我国保险市场应对之策
1、做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更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制定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促使我国保险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所谓“有目标”,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旨在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所谓“有计划”,就是要搞好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批设少量高起点、规范化的中外保险公司,宁缺勿滥,以避免各类形形色色的保险机构争相成立,一哄而上,形成大起大落、畸形发展的不良局面,从而造成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谓“有步骤”,就是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状况及今后走势,对外开放应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稳妥方式,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开放和空间上的分批开放的具体安排。 
2、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法制建设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应加快制定完善的且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建立偿付能力、业务经营、市场准入、中介组织、从业资格、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法规体系,严格界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规范保险经营行为,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清理整顿保险市场秩序。要增设保险监管机构,延伸保险监管的触角,扩大保险监管网络的覆盖面,及时了解各保险主体的市场动向。要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电子信息监管网络,快速收集和高效处理保险机构的各类经营数据,准确把握各保险主体的资产规模、业务结构、费用支出、赔偿给付等情况,做到监管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 
3、培育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实践证明,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处理水准,并以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为手段,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重点选择几家条件好的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以集中有限资金和技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的保险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其综合实力,发挥其在壮大民族保险业、与外国保险公司抗衡方面的主导作用。 
4、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代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中国保险业应加强自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懂保险知识、电脑技术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准的综合型保险专业人才,以期在激烈的国际保险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5、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网上保险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同时又要注意到电子商务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犯罪等,因此对待电子商务保险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不可盲从,以切实维护保险交易的安全性。
四、我国保险市场前景
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结构上,在保持原保险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再保险市场,增加相关保险中介的数量;从法律、监管方面看,继续加强监督,健全相关法规:建设和完善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 
2、经营业务专业化。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要做到特定种类专业化。 
3、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 
4、从业人员专业化。一方面,保险业的跨国投资逐步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保险企业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保险市场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全球性的强强联合,包括保险同业间的联合,保险与银行等企业的联合将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5、组建政策性保险公司。鉴于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致使许多地方农业经济屡屡遭受毁灭性损失却得不到保险补偿,国家与其每年采取财政补贴措施,不如下决心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彻底解决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灾害补偿危机。同时,类似出口信用保险等政治因素较强的信用类保险,因其风险巨大,常使商业保险有心无力,只有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才能完善商品出口风险保障机制,从而提高出口企业增强创汇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机遇与挑战——再说中国入世》   作者:饶芝山   
2、《WTO与中国资本市场》   转至国际在线  作者:周小川 
3、《论入世后中国产业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作者:陈清泰   
4、《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十点认识》  作者:刘光溪 
5、《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乔桂明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互联网与金融初探 下一篇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及对策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