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17 10:29:31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7983
目 录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
二、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现状
三、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五、结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银行业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银行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网络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已成为银行业的战略性选择。在国外,网络银行经过上十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和网络银行竞争战略;在我国,顺应网络银行的潮流,网络银行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综观现有的网络银行,普遍存在产品单一、竞争力低下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网络银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从网络银行的概念出发,介绍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区别,简述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分析网络银行产生的风险,从而对我国的网络银行的发展提出对策。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上银行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投资方式、融资行为,而且改变着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传统银行业依靠实体网络经营发展的模式正在向依靠因特网经营发展的模式转变,新型的银行形态――网上银行开始出现并迅速扩散,但是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面临挑战,因此,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现实的行业发展意义。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
 网络银行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因特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银行,是基于因特网或其电子通讯网络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和银行制度。网络银行使客户可以不受地理、时空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在家里、办公室或旅行中方便快捷的管理自己的资产,享受各种银行服务。从理论以及国外的实践来看,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相对于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经营服务成本低。 二是业务开展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最大限度地扩大业务规模。影响网络银行业务规模的因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性质的经营网点,而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 三是业务运作只需上网“点击”,节省银行和客户的人力资源。 四是使资金流随物流的速度加快,减少在途资金损失。五是网络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网络银行的边际成本呈规模递减趋势,而且网络银行具有累积增值传递效应。 六是网络银行表现出明显的创新效应。 由于具有这些优势,网络银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过网络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劣势。第一,资金危机信息的迅速传播扩散可能使网络银行面临挤兑风波。第二,对网络银行的监督管理更加困难。第三,高度的匿名性使银行、客户双方更加难以相互监督。第四,适用于传统银行的现有规则可能使网络银行面临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又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第一,补充了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在信息社会,网络是寻找客户群的最便利的途径,网络银行运用网络这一交易双方沟通、中介的渠道通过在网上聚集的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互促进、融通,使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使银行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业务量大大提高。第二,丰富传统银行的经营理念。传统银行是以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作为银行信誉象征,以铺摊设点、增加银行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服务为经营理念。而网络银行是以高科技、高安全性,更加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不直接见面的服务为经营理念。第三,调整传统银行的经营战略。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以产品为导向,而网络银行是以客户为导向。网络银行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量身订做的个人金融服务需要,迅速改变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压缩银行分支机构网点,投资构建先进网络、网络设备、系统和软件产品。
 二、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Internet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着。网络技术正从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最有生命力的技术之一。 
这对于银行业来说,同样是一次很好的机遇,银行必须提供一种新的网上服务方式,来适应Internet的发展。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银行也在不断翻新着自动化技术,经历了自动提款机、无人银行、电话银行等不同形式。一批勇于创新的银行家,在金融界也掀起了网络银行风潮,如电话银行与网络的结合,银行与无线通讯网的结合,直至真正的网络银行诞生。
归根到底,它的发展有其必然的因素:
1. 网络银行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电子商务活动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界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带来金融业务全球化,从而使世界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电子商务需要处理好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健康运行和发展民用工业,才能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效率。其中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商务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另外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是商务发展的需求。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从而结合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应用,网络银行就产生了。
 2. 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不管对于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重要环节。在电子商务中,商业银行作为中介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网上购物还是网上交易,都需要银行借助电子手段进行资金的支付和结算。而商业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是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纽带,是网络银行的基础,它所提供的电子与网络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的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并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是否能有效地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电子交易成败的关键。因此,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和发展的需要。 
3.网络银行是银行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这是因为:(1)客户获得银行电子化服务的工具发展很快;(2)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银行设备在不断更新和发展;(3)各种现代化的银行金融支付与清算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4)网上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很快;(5)现代金融计算机系统发展很快且得到广泛应用;(6)银行金融业全能化和国际化趋势明显。
可见,网络银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今天的网络银行服务已经开始给银行业带来利润,而且前景越来越看好,更关键的是,不开展网络银行服务的银行正面临在产品种类、客户服务、运行成本等方面全面落后的危险。 
  就目前而言,网络银行的运作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如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二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或部门经营网上银行业务;三是配备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将传统银行业务和创新品种扩展到互联网上。我国目前的网上银行大都采用第二、第三种模式,而且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开始逐渐起步了。
中国银行从1996年起投入网上银行的开发,1997年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1998年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1998年3月中国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交易成功。
从1996年中国银行首次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Internet上,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或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2005年,中国排名规模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中设立银行网站的已有37家,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的有25家。一些目前尚未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正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步伐。中国的网上银行业务正保持着快速发展之势,截至2005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数更是飙升至3000多万户,网上银行业务已高达72.6万亿元,网上银行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2008年来,网上银行的交易量则有85.8%,达到354.1万亿元人民币。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网上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总业务的20%,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占比更是达到了40%以上,有效弥补了传统营业网点数量有限对业务处理能力造成的限制。 
三、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从现实看,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有目共睹,并且成为加入WTO后开放银行市场的一块心病。但在新兴的网上银行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不大,并且国内银行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外银行进来后,也不可能一下于把网络建起来。因此,加快网上银行的发展步伐,也是缩小与国际银行业发展差距的捷径和机会。 
网上银行具有覆盖面广、客户操作灵活、依靠网络技术、操作的无纸化、虚拟化等特征,使银行原有的管理观念和业务运转方式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对此,显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银行的业务和管理体系。需要网点的扩张转向网络的扩展;需要更新银行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标准,调整机构建设、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思路,主动扬弃、升华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这一新生事物。 
第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的首要问题,因为安全对于客户、商家、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支付手段的支付信息是在银行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般都有稳妥的安全隔离措施,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递的,存在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隐患。据《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上银行不安全。
第二,依据问题
   中国涉及网络银行的立法还不健全,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其业务的开展牵涉到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和参与方的各种利益,然而,现有法律尚滞后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譬如说,客户的义务、银行的责任及相互间的权利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网络银行的参与各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第三,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履行合约而给银行收益或资本所造成的风险。网上银行的客户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与特定的银行进行联系,当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交易时,由于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如何验证客户的信誉、在验证异地申请人抵押品和完善安全协议等方面给银行带来了挑战,而这正是做好信贷决策的一个重要要素。如果不能实施合理的管理,网上银行的信贷业务可能导致某异地贷款的集中或某单一行业的集中,严重影响银行信贷政策的贯彻和银行信贷的宏观控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身份难以确认,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有较大的障碍。首先,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严重缺乏。在网上银行业务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都在由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的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交易者之间的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信息不够通畅,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第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违约的可能性很高。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还有制度层面的因素。
第四,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滞后
   传统银行的实力源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信贷能力,从事的业务也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业务上。此外,我国传统银行业一直遵循着静态的单中心多层次的管理理念。然而,网络银行的实力主要源于投资和决策的智慧性,其业务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和向社会提供各种咨询上。网络银行的发展要求以创新为动力,多中心、多层次动态的对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行管理。然而,我国网络银行还基本上处在将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处理阶段,若传统银行的固有观念和机制不及时转换,将会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困难。
第五,网络银行业务品种少
   我国网络银行产品多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的实现,网络银行主要起到—个增加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局限,科技含量高、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银行新产品和新服务不多,难以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型的产品相对较少,而很多银行是将其网络银行作为低值业务的分流渠道,因此查询、转账、代缴费老三样成为各网络银行的主流业务,仅仅是对传统业务形式包装,缺乏对客户的吸引力。
第六,网络银行系统设计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
   网上银行服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但是,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安全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的平台,导致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联性差;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本身的统一性也不如人意。除了几家新兴的商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行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软硬件不一。要在这样的多平台系统上针对各个平台开发出网上支付系统,难度可想而知。 
第七,缺乏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人才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通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又懂金融实务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尤其是其管理层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
四、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第一,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早就于1999年8月,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CFCA作为—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专门提供基于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数字证书服务,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的基础,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数字签名(DS)、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值得欣喜的是,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确定了电子合同、数字签名与纸合同的同等效力;同时承认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网上贸易来看,它确定了网上交易参与者的合法身份,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用度,进一步确保交易双方实现安全的网上交易和支付。
 第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网络银行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的银行服务手段,银行与客户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美国的社会信用机制非常完善,社会信用程度比较高,所以网络银行在美国能很快发展,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在我国,个人赊欠银行帐款的事情屡有发生,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可能会引发很多经济问题,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刻不容缓。银行要协调工商、税务、公安、保险等部门关系,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采用同一种规划平台、同一种标准手段、同一种技术流程,建立统一、高效、客观、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金融信用危机,以提高人们对网络银行支付方式的信任程度,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
第三,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由于银行之间的不同差异,特别是状况、技术条件相差很大,我国商业银行选择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银行由于其众多的经营网点,占有80%左右的市场金额,对传统经营依赖很强。长期以来与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和信用评价体系需要银行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是无法替代的,因此短期看国有银行网络银行发展的重点宜在涉及面不大的支付结算领域。此外,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制度弊端要加快解决,从这一意义上讲,国有银行网络银行业务宜采取重点关注,有限度的发展策略。相比较而言,中小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包袱和较多的共性特点,推行网上业务无论深度和广度都比较可行,关键是采用何种技术模式,并抓住时机做大网络银行业务。
 第四,加强与外资服务公司的合作
  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技术实力的支持。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网站设计理念和技术上,还是在网上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上,或者在后台整体管理技术及流程再造计划等领域中都与外资网络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如果只依靠自身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来缩小差距,在客观上存在不少困难,并且从行业竞争角度这是非专业化、非理性的策略。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在构建网络银行系统的技术上已相当娴熟,并且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引进国际化的金融管理服务来提高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实现网络银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央行已允许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建立合资合同,并逐步放松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提高警惕,做好长远规划。
 第五,重新架构银行组织机构,再造业务流程和经营机制
  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向以利润为目标,网络化、虚拟化、小型化团队为基础的、富有弹性的扁平性管理体系再造已是必然的趋势,以流程再造为契机展开全面质量管理、塑造核心竞争力因而成为我国银行业的战略选择,也为全面开展网络银行业务提供了全面灵活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方式。(1)以顾客的需求为最高原则,排除没有附加值的工作,专注于核心能力的提高,通过业务外包实现虚拟经营,摆脱原有的“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2)强化灵活性管理,推行多样化的流程安排,同时打破职能分工,提高业务集成处理水平。(3)采用并行工序,提高银行的反应速度。
 第六,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和创新力度
  美国的金融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银行业务的经营,商业银行重视贴近市场,不断推出个性化服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美国的经营理念真正落实到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中。首先我们要看到,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通过机构和网点扩张实现规模,通过批量生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但是,网络银行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比较强烈,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确立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争取达到同客户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在营销方式上,不能被动消极等待客户通过搜索引擎及其他网站的链接来获取网络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而是要主动出击。
 第七,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在商务全球化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必须拥有先进的金融电子化信息网络系统,网上银行服务手段的更新发展也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目前金融电子化建设相对滞后,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信息系统普遍适应不了网络银行发展。为此,在世界银行和英、美等计算机公司的支持协助下,中国人民银行在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的基础上早已开始大力实施中国国家化支付系统(CNAPS)的建设。CNAPS为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个良好的支付平台,为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
 第八,加快网络银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引进人才和国外先进智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特别是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规则和网络银行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五、结论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重大的挑战,解决问题是有紧迫性,但是也必须清楚了解到我国网络银行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必须按部就班, 不能跳空发展,只有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配合有关的监管措施,才能为日后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凤喜,《网上银行,你如何面对》,金融经济,2005(3)2、 戴亮,《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模式及相关问题分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1) 3、宋飞,《对我国网络银行现状、不足与创新的思考》,陕西金融,2001,(3).4、段泽强,《中国网络银行面临三大问题》,金卡工程,2005(3)
5、赖定东,《现代网络银行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6、孙森,《网络银行》,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2-1
7、孙强,《互联网商务应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8、张兆伟,《中国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南开大学MBA中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下一篇浅析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存在的问..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