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2-02 18:49:04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849
目 录
一、网络银行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三、网上银行的特点 四、银行电子化进程 五、网络银行的技术安全问题 六、网络银行的监管问题 七、网络建设问题、电子支付手段、信用风险

内 容 摘 要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 Internet 的普及应用,商业银行开始驶上网络快车 道,银行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趋势。1995 年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 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从此,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进军网络, 形成了网上购物、支付一条龙服务,而银行的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的趋势。 纵观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不可避免的。
 

一、网络银行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电子商务活动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界也将在某种程序上消失,经济全化的结果也带来金融业务全球化,世界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电子商务 需要处理好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健康运行和发民用 工业,才能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效率。资金流作为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商务流程中 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二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动作是商务发展的需求。顺 应这种需求,结合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 INTERNET 技术的应用,网络银行就产 生了。
二、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无论对于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重要环节。在电子商务中,作为支付中介的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角色,无论网上购物还是网上交易,都需要银行借助电子手段进行资金的支付和 结算。商业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都,是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纽 带,是网络银行的基 础,它所提供的电子与网络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的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能否有有效地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 和网络化是电子交易成败的关键。因此,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和发展 的需要。可见,网络银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虽然今天的网络银行服务给银行业并没有带来巨大的利润,但前景看好,更关键的是,不开展网络银 行服务的银行正面临在产品种类、客户服务、运行成本等方面全面落后的危险。
三、网上银行的特点
一、设立网站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截止到2002年12 月,我国 正式获准开办交易类的网上银行业务的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已达8 家,占全部大 中型商业银行的50%。 
二、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业务、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 另外,还有几家外资银行的申请正在审核之中。 《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年6月。
三、网上银行业务数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2000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量为 41 万户,交易金额6500 亿元,到2000 年12 月底,客户数量已超过350 万户, 交易金额超过50000亿元。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四、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 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 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 牌价查询、投资理财查询、账户咨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网上 支付、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业务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数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同时,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 了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但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完全依赖信息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 拟银行。 
五、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 2002 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这表明中国银行业 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四、银行电子化进程
银行电子化进程相对较慢。主要问题是投入严重不足,造成银行电子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单机处理业务仍居多数, 网络化程度比较低,跨城市、跨区域、跨国家的银行内部网络建设仍不完善。而 且各地区、各银行的网络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统一的标准,严重阻碍了从传统经 营模,到网上银行模式的转变。
 五、网络银行的技术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运行的金融服务形式,因此,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安《中国金融》半月刊 2003 全球有64%的公司信息系统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其中,金融和银行业占到受攻击总数的57%,即有融服务业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黑客攻击 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网络银行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并且远远超 过其他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关注的首要问题。
六、网络银行的监管问题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数量在迅速增加,要进一步规范网络银行的各项业务,如何监管是我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和研究的一项工作;
一、真正树立起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银行业务在内的各个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 大变化。必须摈弃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思想,真正树立起为客户服务的经 营理念。要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提高银行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二、要建立起网络银行的安全防护体系,为网络银行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网络银行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网络金融服务生成的各种风险,使网络金 融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能够与其他形式的金融交易工具形成有效的风险 对冲机制。为了建立可靠的网络银行安全防护体系,中央银行应建立专门的技术 委员会对网络银行的系统安全进行统一论证,采取一系列合适的解决网络银行安 全的技术方案,保证正确的信息在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传递。针对网络银行的系统 风险和对交易信息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推出网络银行服务品种 时,需要进行严密的技术设计和研制周全的预防措施,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设置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来实现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事前防护。 三、应该建设大型网络银行数据库。从解决信息对称、充分、透露和正确着手,依据数据库技术储存、管理和分析处理数据。具体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 负债和中间业务的科学管理,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分析;建立不良借款人的 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行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通过数据库进行归类、 整理、分析、统计。做到对有一定资产控制关系、人事关联关系的企业或企业集 团统一的授信的监控。 四、加快制定并完善网络银行的专门法规,为网络银行的安全提供依据。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银行面临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上有关计 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制定一套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网 络银行在风险防范上与国际接轨。因此必须针对目前网络银行交易活动中存在的 问题,借签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以规范网络银行交易活动参与者 的行为。应尽快研究制定有关在网上客户的交易,网上信息安全、网上银行电子 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同时应着手制定网络银行业务的统一规范。其次,制 定约束网上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增强对网络破坏者的打击处罚力度,保障网 络交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制定相应的法律,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 商业和金融机密等行为进行制裁,对利用计算机在网上银行实施犯罪的分子进行 严惩,从法制上为保障。 
七、网络建设问题、电子支付手段、信用风险
网络建设问题、电子支付手段、信用风险。国内信用卡业务十分落后,仍局限于一种结算工具,严重地阻碍了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网络 技术水平落后,银行间网络化水平参差不齐,网络基础设施差、带宽窄、网络覆 盖面不高、网上客户屈指可数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着网上银行服务的推广。信用 风险是指借款人违反贷款协议,或丧失清偿能力而无力履行还款义务,给贷款人 造成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在传统的银行业务中,防范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可以通过 担保、抵押等保证方式,而网络银行没有实体办公地点,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面 对面的接触,更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又缺少足够的客户资信评估数据,银行很难对 借款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并且上述传统银行业务中的抵押,担保等保证方式 又不再适用于快捷的网络金融业务交易,因此,网络银行的出现对如何制订确定 客户的善意和信誉的信用政策提出了挑战,网络银行业务可以通过非传统的渠道 扩展信贷范围,并可突破传统的地域范围的限制扩展市场,但是通过远程银行操 作来确定信贷申请人的放款价值是不充分的,这将给网络银行带来较高的信用风险。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兴的网络银行对我国的传统的商业银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制 定“网络兴行”的战略,加大研究金融电子化的力度,有步骤地在网络上推出新的 金融产品,才能最终实现存、取、贷款以及汇兑、代收等服务都在Internet 网上 进行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无论在本地还是异地,也无论在办公室还 是在家里,如果客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享受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的服务,那么,知识经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就会变成机遇。

参 考 文 献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中国金融》半月刊 2006.6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新金融》 2006.1 《网络银行发展中的安全问题》《中国金融》半月刊 2005.6 译《网络交易新策略》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5].王小栋刘建国 《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10 《网上金融与投资》中国致公出版社 1999.1 .GerogeDanfortb 《Choosing ProfitableInternet Banking Solution》《Banking Disappearing Act》 March 2003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studa.net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下一篇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