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网络银行的概述
2 网络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3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4网络银行发展的对策
5结论
内 容 摘 要
网上银行是传统银行不断发展的产物。本文探索的就是网络银行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介绍了网络银行,了解网络银行相关的业务,并说明了网络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所具有的的独特的功能。由此对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引起反思,在比较了中外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发现我国网络银行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缺乏配套法律法规、风险监管能力弱、信用程度弱、缺乏综合人才。最后针对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网络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银行的概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普及,商业银行开始进军网络,形成网上购物、支付一条龙的服务。从1995年10月的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到现在,它的发展深深的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
(一)网络银行的内涵 网络银行也称在线银行和网上银行,它只需要借助因特网就可以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提供服务。网络银行不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提供相关的银行服务,在现实社会中,它是一种虚拟的,高级的电子银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为客户提供不同需求的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网络银行服务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的管理费用,还有利于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是银行发展的新方向。 (二)网络银行的功能及基本业务 网络银行的出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金融利用营业网点和柜台的这种服务方式,另一方面由过去通过物理性分支方式变为虚拟的电子网络的方式。同时就其业务范围来说,网络银行既包括传统银行的优点,又结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融入了个性化的适应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依据网络银行应用新技术的多少,可以将网络银行的基本业务分为两个不同类别。第一类是网络银行的传统业务服务(Traditional Banking on Line),这类业务就是利用网络实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在网上交易进行。主要包括银行的交易服务,信息服务还有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服务。第二类是新兴网络银行业务,其是在互联网独特的功能上衍生出来的,如新兴的快捷支付、在线支付等。这些新生物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的亲睐。
二、 网络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网络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网络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一)巨大的市场,全新的竞争规则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而且以每年70%的速度增加,为银行业展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市场。基于Internet的网络赋予银行业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带动金融业实现国际化,这预示着网络时代的银行,主要靠先进科技所增加的竞争力来确立竞争优势。 (二)全新的服务模式网络时代的银行突破了传统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出现了网络银行、自助银行等,以此提供全功能、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1 如何对我国的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监管如果大家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设立网页,而注册地又缺乏足够的监管制度,一旦该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或业务实力,便会引起保障存款人利益以及保密措施等各种监管问题,扩大金融风险。由于网络的普遍性与连动性,金融风险一旦现实地发生,还将波及到世界其他角落,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传统的监管方式必须改革。
2如何规范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运作程序传统金融业务通常只有银行和客户的参与,而网络银行则需要计算机、因特网等高科技产品的介入。银行与客户的面对面操作通过计算机演化为不受时空限制的人机无纸化操作,使得调整传统商业银行的规范不再适用,亟需制定新的规范来调整网络银行关系。
以电子支付为例。金融电子化之后,大量的现金、票据交易被电子资金划拨所取代。有资料表明,美国每天约有2万亿美元通过联储电划系统以及清算所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划拨。这种支付方式具有快捷、低价等优点,但由于电子划拨涉及多方当事人,经济责任较难划分确认,若无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保障,则可能带来某些始料未及的后果。
3如何应对日益猖撅的网络金融犯罪?
据统计,金融领域的电金融论文脑犯罪占电脑犯罪总额的40%以上,在我国,其比例更是高达 60%以上。基于网络金融犯罪的特殊性及其多样性,各国都难以克服其相关立法的滞后性。尤其是我国,现有刑法制度只有四条有关网络电脑犯罪的法律条文,难以适应网络银行日益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一)建立网络银行配套的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网络银行的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是应该从建设网络银行方面着手,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网络银行的设立规范合理;其次确定电子凭证的法律效益,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次是为了保证网络银行安全,惩罚网络犯罪者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最后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的国际化,应该确定这方面的法律。 (二)强化内部监管机制 网络银行的内部监管是网络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由于网络银行的有关业务是在网上进行,这就导致这些银行业务具有了不可确定和不可防范的风险。因此应该强化网络银行的风险监控机制,保障网络银行的健康有效运行。首先在业务管理和操作上应该做到人员分离,制定有效的隔离机制,这样在产生错误后就能有效快速地查到风险,从而规避风险;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知识密度,从根本上减少失误。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网络银行发展的基础建立在良好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只有人们对网络银行产生了信赖,才会积极的参与。然而经过前面中外网络银行的发展比较,我们知道,我国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加强。 (四)加强人才的建设 知识力量,人才是关键。如今网络银行虽然是在网上进行相关的操作,但是仍然需要银行工作人员的相关支持和操作服务。因此仍然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要求还越来越高。单一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拥有不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网络银行所缺乏的。我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建设。 五、结论 21世纪以来,我国网络银行在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网络银行的数量显著增加,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按增加,服务范围和业务品种也在不断丰富。但是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法律的监管,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监管机制,人才队伍素质不够,信用等级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与网络银行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监管,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人才的素质,从而是我国网络银行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段玲玲.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孙强.互联网商务应用[N].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蔡岩兵 贾素彤.电子商务—走进数字化商务时代[N].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