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9 11:34:50
文档分类: 金融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730

目录………………………………………………………………………………2
摘要………………………………………………………………………………3
一、关于股市运行机制问题 …………………………………………………3-4
二、关于证券市场体系 ………………………………………………………4
三、关于股市投机 ……………………………………………………………4-5
参考文献…………………………………………………………………………6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摘要:]本文从我国目前股市的现状入手冷静分析了股市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和发展思路,既涉及股市的监管和运作机制问题也包括股票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要素的改革问题,既有宏观的股市缺陷的剖析,也有微观公司治理结构的论证,力求为我国股市的改革和发展进言献策,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网上证券交易的推出更是方便了股民的交易。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在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不乏出现各种问题。 关键词: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经济学、金融投资  一、关于股市运行机制问题  我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只注重“扩容发展”,没有理顺“监管”与“改革”、“发展”的关系。我国股市的“圈钱”体制,粗放式扩张,虽然使股市得到了跳跃式的扩容,但累进的结构性制度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股市乱象层出不穷。纵观发达国家、欧美国家股市的运行机制,笔者认为我国股市发展历史上最大的失误在于解散了跨部门、跨利益集团的股市发展政策设计部门,如国务院证券委,正是失去了这一战略思维的“心脏”,我国股市出现了“只谈发展”“不谈发展改革”,“只谈监管”不谈“改革发展”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是:由警察部门主导的全面规划发展!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股市“监管”、“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就难以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我们“破”了不规范的市场力量,但没有“立”起相应规范化的市场力量。打击不规范力量给“庄家”“私募基金”“跨市场、跨产品套利”等种种交易行为以重创!而这种重创基本瓦解了由他们组成的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我国股市的流动力提高机制。  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针对“规范化”市场运作机制的主动的战略性的建设方案,在瓦解的同时没有建立流动力提高机制。这样做的严重消极影响就是:随着我国股市流动力提高机制的不断被削弱被瓦解,我国股市的运行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只有处理好监管者和市场的关系,才能建立良性的股市运作机制,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市场监管者既不能“当婆婆”,也不能放任自流。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前,经典的自由市场理论大行其道,认为政府是“守夜人”,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任何的干预。在发生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之后,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强有力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逐渐取得了经济学中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要熨平经济波动的“峰”和“谷”,政府应主动实施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关于证券市场体系  部分欧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具有多层次的市场格局,股票市场通过层次细分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的供需平衡。反之中国股票市场结构单一,主板A股市场规模较大,二板市场未能开设;三板市场规模小,同时沪、深两地市场的同质性、重叠性限制了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展。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其中包括:  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为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服务。特点:企业规模小,经营年限短,采取保荐人制度,股份全部流通,规定主要股东最低持股量及出售股份的条件,严格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无论在主板市场内部设立二板市场,还是单独设立为主板服务而且为主板市场培养上市公司的依附型市场,都不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和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由于主板市场存在问题较多,行政色彩过浓,因而在主板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二板市场,就会留下隐患。从外国的发展过程看,如果把二板市场当作主板市场的辅助市场存在,一般来说都不是成功的。因此应建立一个有独立运行规则、独立的发展目标、独立的服务对象、独立的上市基准、交易机制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应该为高科技企业服务,那些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应该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服务对象。为此,可以考虑把上海、深圳交易所合二为一,然后将深圳交易所变为二板市场。  三、关于股市投机  我国的股市有如下的特征:1、我国股市波动幅度大。在美国股市历史上波动最剧烈的是1933年和1932年,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波动幅度只有50.7%和45.7%,近几十年很少超过20%,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是经常保持在10%以下,而过去8年中,我国股市的波动幅度为51.1%,成倍地高于世界主要股市。2、我国股市换手率过高,参与资金多以短炒为主,年换手率500%,主要发达国家股市中,股票的持有期限平均是2年左右。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基本上以炒作概念为主,绩优股长期受冷落,绩差股鸡犬升天,庄家操纵严重。我国股市只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原因在于大部门股民是在投机而不是投资。  证券投机,是指通过对证券未来价格的预测以获取差价收益并承担风险的买卖行为,在经济学上是一个中性词,并无褒贬之分,和投资一样,同是一种投入货币以牟取收入并承担损失。二者同时存在,难以严格区分,且不断进行相互转化。投机者如果在证券上投机不成功,他可能改变原来持有证券的态度,变短期行为为长期持有,反之,投资者会卖出证券以获取资本利润。而且投机在自发地增强证券市场流动性、平衡市场价格、分担投资者风险的同时,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投机――基于人自利的本性,决定了投机者在发挥积极功能的同时必然具有消极的经济功能。  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色彩过浓,甚至有蔓延的迹象,消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法投机。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方式牟取暴利的违法违规现象已经存在,这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投资热情,违背了“三公”原则。二是过度投机。在证券市场上,如果市场行情被普遍看好或普遍看跌时,投机就会起加速或放大的作用,加剧价格波动幅度,放大市场风险。从而被异化为一种扭曲的价格运行机制,导致市场震荡的奇异行为发生,进而引起市场乃至整个经济要么过度膨胀,要么过度萎缩;另一方面,如果证券投机者比例超过投资者而居于优势地位,就会导致投机证券和投机市场的产生,形成高换手率以及价格高频率、大幅度震荡的局面。这些投机与我国股市的不规范,不完善的证券市场环境相结合的。   对此,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在打击不法投机和过度投机的同时,正确认识合法投机的积极作用,保障股市的流动性和平衡性。与国外成熟股市相比,我国股市的虚拟度惊人!国外是1.4倍左右,我国是3.43倍,如果坚持同股同权的话,我国沪市指要到600点左右其泡沫程度才和国外成熟股市处于相同水平。我国股市的泡沫主要在一级市场上形成的。一级市场的虚拟度为2.29到2.5倍,即通过发行新股,净值与市值的比率就已经降到45%,再加上二级市场上股价在发行价基础的上涨,净值与市值的比率又降到30%。  对此,我们要:1、改革发行制度,消灭泡沫产生的源头;2、理顺金融投资渠道,分流资金入市的压力;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盈利水平,实现股市的价值回归。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应引入做市商制度。其优点在于:  第一,有利于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在指令驱动系统中,由于买卖指令不可能同时同量的进入市场,因此某一投资者发出交易指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成交。这就意味着投资者要面临相当大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时间成本,尤其在信息不充分或市场清淡的情况下。而报价驱动系统的做市商都备付所需资金和一定的证券存货,随时应对证券买卖;  第二、有利于保持市场透明度;  第三、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价格回归实际价值;  第四、有利于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抑止过度投机和操纵股价;  第五、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  第六、有利于激发市场交易兴趣。
  主要参考文献:   1、东方财富网《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建议》2017年10月7日   2、《科技中国》2017年第10期 
3、孙国华、冯玉军主编《证券法律基础知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2月  4、杨合庆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11月   6、论文数资料采集网站:://.eastmoney.com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中小型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