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储蓄的含义
储蓄的类型
储蓄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储蓄的作用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总结
内 容 摘 要
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人们的理财需求不断变化,储蓄的形式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但它依然对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巨大意义。
关键词:储蓄;理财;收支平衡
储蓄的意义和作用
储蓄的含义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与中国不同,西方经济学通行的储蓄概念是,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部分。这种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储蓄,还包括公司储蓄、政府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
储蓄的类型
在中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活期储蓄 活期储蓄指不约定存期、客户可随时存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方式。活期储蓄是银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户可随时存取款,自由、灵活调动资金,是客户进行各项理财活动的基础。 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外币活期储蓄起存金额为不得低于20元或100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各银行不尽相同),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活期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闲置现金款,以及商业运营周转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存款是约定存期,一次或分次存入,一次或多次取出本金或利息的一种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存期越长利率越高。 我国各大银行的定期储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储蓄存款、通信存款。 华侨人民币储蓄 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 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
储蓄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储蓄对于过去
对于过去而言,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在唐朝。唐宣宗时期(公元847~858年),有“金银行”出现。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时,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条为“银行轧造吹银出卖许多告提”,这是“银行”一词单独出现最早的时间。后来出现了钱庄,最后是票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货币的兑换而产生的一种信用机构。所有过去人们的储蓄意识非常淡薄,即使有多富的财富也不会放到钱庄等相关的金融机构而是选用比较保守单一的储蓄方式---藏,比如把钱财放入罐子埋入地底下等,后来的考古专家也印证了这一点。
储蓄对于现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单纯的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风险性较小,收益较低,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储蓄对于未来
储蓄是一种很普遍的理财方式,人们逐渐最求更高的收益,各种理财保险业务应用而生。随着理财观念的转变,储蓄对于未来而言,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
四、储蓄的作用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作用:(一)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从全社会来看,总有一部分资金暂时不用。例如: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有一部分资金闲置不用;事业单位的经费先收后支,经常有一部分闲置待用;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用作积累积蓄的,还有一部分是待消费的。除此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仅人民银行组织的就占全部闲置资金来源的20%以上。银行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存款,把这些限制资金动员起来,投入到生产中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二)平衡现代收支,调节货币流通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有货币就能购买商品。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与社会购买力是密切相关的。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应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以保持商品供求的平衡。假如市场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的流通量,就容易引起市场波动,所以货币投放出去以后,必须做好商品供应来回笼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如信用回笼办法来回笼货币。银行可以通过行政办法和经济手段来吸收存款,减少市场压力,调节货币流通。
如果我们把银行的资金来源于运用简单的归结为存款和贷款,那么,在存款不变的条件下,扩大贷款的数额需要用发行的货币来补充。如果贷款数额和存款数额等量增加,则不必发行货币。可见,吸收存款对平衡信贷收支有重要意义。
(三)居民储蓄有利于群众计划安排收支,留有后备,改善生活
我们职工和干部每月工资收入是固定的,但有些开支,是月季性或临时性的,如季节性购置,子女教育费,婚丧、疾病和购置大件耐用消费品等费用。为了解决固定收入和临时支出的矛盾,就需要平时进行积累。
我国农村居民以及有的个体劳动者,收入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支出则是经常性的或临时性的,需要做到以旺养淡,以丰养歉。群众生活收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通过储蓄办法来平衡收支。
五、总结
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因此,储蓄是必不可少的。
参 考 文 献
(法)里瓦尔著.《储蓄》.商务印书馆.1996版
百度百科 关于储蓄的内容
李军刘生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储蓄之谜的系统解析》 2015版
王志莘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之储蓄银行史》 2015版
汪伟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高储蓄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