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及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概念
(二)事业单位成本内容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二、现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概念、内容及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现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措施等方面,来论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当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这些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都未进行成本核算,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展开,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及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概念
所谓成本是指为了提供产品、商品或其他劳务而发生的物资和人工耗费之总和。通常所说的“成本”也是广义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是形成新物质时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只要是某种活动的总支出,都可以用“成本”这个概念表示。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内涵丰富、应用广阔,包括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
成本核算的内容是根据事业单位自身业务特点来决定的,但总的来说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离不开人、建设及房产,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等。
(2)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支出、水电费、差旅费、电话通讯费、维修费、宣传费、培训费、期刊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租赁费、广告费、招待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就业补助费、住房公积金、医疗补助、生活补助等。
(4)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包括建筑物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大修理、折旧、办公设备购置费等。
(5)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而良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关键因素,就是如何管理好事业的成本核算。
1、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资源配置。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成立、发展、成熟这样的过程,这也是整合资源即资源配置的过程。单位通过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整合单位资源及社会资源,节约成本,积累社会财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2、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促进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事业单位一般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达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即既要有利于社会又要有利于单位,而这也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来完成。
3、事业单位从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也需要加强成本核算。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一个单位的生产、服务成本高低,将关系他的优胜劣汰,事业单位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制的制订主要是通过测算单位的生产和服务成本。
二、现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的方法、内容相对单一。一般采用预算会计,不重视经费消耗及经费支出效益。涉及固定资产时,不计提折旧及减值, 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成本核算模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2)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许多事业单位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 由于单位性质或者是管理者原因,制约成本效益观念, 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在事业活动中不仅不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而且有成本最大化倾向。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 其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 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不要求得到经济回报, 政府及其他出资人也不需要事业单位提供利润信息, 所以也就没有核算成本的外部压力。
三、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定额,以及设备利用,资金占用和费用开支等定额,并及时检查和反映定额的执行情况。
2、健全财产物质登记盘存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时所有财产物质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成本核算工作正确进行。
3、健全内部计划价格制度内部计划价格是单位内部结算的依据,也是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的重要条件。
4、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的质量.事业单位应重视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等项工作,建立统一的核算流程,努力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的工作。
5、提高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成本核算的前提是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意识观,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然后正确操作。
总之,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是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措施,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结合实际,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出发,切实发挥成本核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主编《中级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1月
余绪缨、蔡淑娥主编《管理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
贺南轩主编《成本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
林万祥、曹钟侯主编《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4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