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4 22:43:36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465
目 录
成本和费用的概念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在企业中,成本和费用的构成、控制及重要性
结论

内 容 摘 要
成本与费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也是经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成本属于商品的经济价值范畴,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的代价。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如何合理的理解成本与费用的概念,对正确组织会计核算有现实意义。在企业中,成本和费用的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成本;费用;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与费用问题研究
成本
一、成本和费用的概念
(一)成本的概念: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也称为成本费用,人民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二)费用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一)费用和成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关系。两者的联系在于,成本是按一定对象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针对于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生产步骤等)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期末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计入当期的费用中。两者的区别是,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但成本通过“资产化”,再通过耗费过程可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资产费用),具体如下:
1、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购置某项设备而发生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并构成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资产)。如果设备是用于生产产品,则每期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一定的方法计提的折旧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资产成本);
2、如果设备是用于管理目的,则将各期计提的折旧费计入各期的管理费用(资产费用)。
3、又如,为了生产产品,企业必须采购材料而发生支出,从而形成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验收入库后,采购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存货成本(成本资产),
4、如果企业领用材料用于办公,则存货成本转化为管理费用(资产费用)
5、如果领用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则存货的成本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成本(资本成本),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则生产成本又转化为存货的成本(成本资产),将产品出售,存货成本则转化为销售费用(资产费用)。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成本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费用),费用则更不可能转化为成本(即:费用成本),所谓“费用的对象化就是成本”是与费用概念相悖的。长期以来,某些人正是利用人们对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来达到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的。如,该计入资产成本的支出而计入费用或该计入费用的支出而计入资产成本,故意混淆资产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达到他们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这里还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是对象化的支出,而不是对象化的费用,没有对象的支出(除收益性支出,偿债性支出,权益性支出外)只能作为损失处理。同样,如果有对象的支出,但是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仍然不能对象化为成本,而应该作为损失处理。
三、在企业中,成本和费用的构成、控制及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和费用控制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这个问题而存的。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控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节约资源,具体表现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第二,通过成本费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第三,降低成本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条件。第四,控制费用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
企业成本具体可以分为人力资源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质量成本等,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采购成本费用
1、采购成本费用构成:在生产型企业中,构成产品成本的各因素中,首先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会产生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是指公司为实现一次采购而进行各种活动的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和邮资等。订购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采购部日常工作运转所发生的基本支出。变动成本包括请购手续成本、采购执行成本、进货验收成本、入库成本等。
 2、采购成本费用控制:
、请购过程控制。为降低请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公司需要明确指定请购的审批权限,优化请购流程,降低人工费用和手续费用。
采购方式控制。不同的物品采购不同的采购方式,采购方式也是影响订购成本的因素之一。如大宗物品的采购,如设备等可采用招标采购。一般物品的采购,公司普通采用的采购费盎司即可,如议价采购(选择几家供应商询价、比价、议价等)。购买数量巨大、非几家厂商所能全部提供的物品,可以采用定价采购。
采购过程控制。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估价、供应商选择、议价比价等相关活动直接影响桌采购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差旅费和电话费等采购成本,公司必须对这些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优化采购流程。
(二)生产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产品所投入的原材料和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构成产品成本。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水电费等分配后计入产品成本。
(三)运输成本
1、运输成本的构成:运输成本是指运输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运输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用(如运输人员工资、福利、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营运费用(如营运车辆折旧、维修费、保险费等)和其他费用(如差旅费、事故损失和相关税金等)。通过分析运输成本的构成,确定运输成本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产生运输成本的组要因素,它直接对燃料、车辆的维修保养等费用发生作用。
(2)载货量:提取货物和交付货物的固定费用以及行政管理费用会随载货量的增减而增减,因此载货量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之一。
(3)物流的疏密度
(4)装载能力
2、运输成本控制措施: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公司应根据运输货物的种类、数量、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等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
(2)提高车辆利用率。
(3)优化运输路线。
(4)减少运输事故损失。
(四)销售费用
1、销售费用的定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应税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现实销售而专设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办事处、售后服务网点当)的各项经费。
2、销售费用的构成:主要分为销售人员工资、业务费用、公关费用、广告宣传费用、售后服务费用、销售物流费等。
3、销售费用控制措施:如实行提成制的人员,其工资、奖金、费用实行包干制,因开展业务发生的差旅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等在起提成中开支。可有效控制差旅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用。提成制以外的人员,发生差旅费、通讯费、业务招待费等实行审批制,即提前审批方可实行。
四、结论
从成本、费用的基本定义出发,我们认为,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应该称之为成本。而当成本不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作为费用。针对成本、费用概念体系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
1、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如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应作为产品的直接成本核算,而不应该计为费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等,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生产产品而发生水费、电费等也应计入产品成本。
2、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对大型跨国公司还是街头小店等,成本始终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它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计算企业盈亏、经验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依据,是衡量经营活动质量的综合指标。
3、为销售成品发生的销售费用,也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成品作为企业定价及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销售费用,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企业利润。部分企业在控制产品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重点也只注重产品成本,但是在成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销售费用控制则相对较松。销售费用属于变成费用,可控费用,尽量做到最小的费用投入,最大的利润回报。

参 考 文 献
贺志东,《如何做好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黄启过,《成本会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
樊行健,《关于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