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12:00:55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3822
目 录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日常工作中的现状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及改进会计工作的建议
四、结论

内 容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分析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核算基础、明确定位会计目标、改进会计报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我国现阶段执行的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制定的,并在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部会计制度在当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对吻合,有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但是随着制度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制度交替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体制从真正意义上讲,尚未完全建立,而政府会计的概念也引入的比较晚,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工作与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得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在实践运用中出现了种种与实际不符或者不合理之处,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一)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核算基础,对于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使得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的核算不能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这对于一般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失准确。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容易出现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带来了不少弊端。例如,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不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而以修购基金替代,这样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致使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存在弊端。同时修购基金的计提依据和比例并不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确定,致使其计提数额缺乏客观依据。另外,税法还规定事业单位交纳所得税时,固定资产折旧在税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在现行制度体系下缺乏会计依据,使得价值背离、虚增净资产、成本不完整、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并且因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使得会计报表构成不够完整。
(二)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
会计目标必须满足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对使用者的范围定位还较为模糊,在对会计信息的规定上也不够全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限定的过小;二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规定过窄。会计目标的不确定导致了所反映事业单位责任履行情况的不全面,同时不利于使用者对会计主体当期运营状况的判断。
(三)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中只对各项收支实际发生数进行反映,而没有对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映。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有所分析,但并非强制性要求,各事业单位在是否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方面差异较大,这对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极为不利,甚至造成误导。现行制度规定在有关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中,将事业单位经费的核算作为一个主体,基本建设经费核算作为一个主体,这使得本来是想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现在两个会计主体互不相干,报表中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单位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
(四)不能为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信息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未包含现金流量表,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并非严格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所以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表不能完整地反映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况。许多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据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从而经营收支结余并不能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现行会计报表体系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单位内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对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也存在缺陷,事业单位将购入固定资产的全部支出列作当期支出,违背了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会计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日常工作中的现状
(一)未按相关规定配备会计人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有些单位的领导在人员的配备上通常都会向业务部门倾斜,会计科室的人员配备经常都不够编制,而且很多单位出现了会计兼任出纳的现象,在对资金进行管理的同时还对账务进行管理,这种会计岗位的不明确的现象,很容易使会计管理陷入混乱,如果会计人员的自制能力很差的话,容易发生经济犯罪。这些单位违反了《会计法》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一些人员进入会计部门,从事会计工作,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票据管理不规范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票据管理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票据在发放之后,不能够对其使用进行跟踪、检查,这就导致了票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些业务在本应该使用收费票据的情况下,使用了收款收据;有些业务本应该使用罚没票据,结果却使用了收款收据。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对票据管理不规范而造成的。
(三)会计档案管理比较混乱
有些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借阅、移交、销毁不符合规定程序,没有专业的存档橱柜,有些单位凭证随意堆放,很容易造成票据的损坏与丢失。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及改进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对会计核算基础进行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采用权责核算基础,有利于将行政事业单位大量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计量并进行客观、科学的处理,有利于解决各种会计因素在执行期间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使用情况;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序、科学进行,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二)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适时引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适时引进谨慎性原则,它要求在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事业单位对已经确定发生减值的资产仍然以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会导致账实不符。
(三)明确定位会计目标。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既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想需求,也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要设定为能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样有助于规划事业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有助于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运行状态的经济资源,并提供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交易的数据等等。
(四)实行统一的权责发生制。为了真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结果,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就难以对这些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核。
(五)改进会计报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一并揭示。混淆了静态要素反映和动态要素反映的性质,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同样一笔收入和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同时又通过收入支出表予以揭示,使两张报表部分内容重复列示,也人为地将资产负债表复杂化了。改进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设计资产负债表,取消收入和支出项目。根据引入权责发生制后收入和费用科目的改动,改进原收入支出表,增加现金流量表,适当增加表外信息的披露,资产、负债项目应按流动性排列。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修养,把外在的法律约束与内在的道德约束相结合,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名思想过硬、技术突出的会计工作者。
(七)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完善的会计监管体系是会计制度能够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明确会计监管在整个监管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规范会计监督的程序和范围,以确保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还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对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分析、研究,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要合并制定会计制度,使会计体系运行更加高效。
参 考 文 献
1、孔祥永.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浅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黄益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形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3).
3、谈芝祥.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及改进措施.[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3).
4、宋漫,高伟.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3).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应用之我见 下一篇上市公司的财务评价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