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预算会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管理增强的必要手段。
有效防范资金流失,避免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制度与执行的不规范。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情形,提出了增加预算管理的多个想法,提高预算会计管理的更高要求。
内 容 摘 要
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只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制定政策和监管预算施行而言则是至关紧要的。对我于我国事业单位而言,其不仅背负着国民服务经济支柱性产业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也要完成自身的使命,造福于民。但是,目前来说,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预算管理在如此严峻时势下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预期既定目标及任务的完成。鉴于这些问题本文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本文还从预算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为立足点,剖析了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面临的应战和艰难,并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倡议。
预算会计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实施对策
预算会计又称拨款会计。用来追踪和记载触及财政拨款及其运用的营运事项,它掩盖拨款、拨款分配、拨款增减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事业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只设立报账员,担任本单位财务材料的变动、承诺、核实的支出,以及付款阶段的资金拨付。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支配权及搜集、传送和报销,由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在银行统一开设账户,集中停止会计核算、办理资金支付结算、管理会计档案及统一财务公开的核算机制。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一)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请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归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会计中心选配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厉依照国度统一会计制度停止核算,大大进步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材料的真实完好、及时和统一,同时也进步了各个主体应用会计信息的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增强财政资金管理,进步资金运用效率的请求
会计中心成立后,各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增强统一管理,增强了管理部门对资金运用的监管,使资金调度愈加灵敏,有效进步了资金的运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平安运用。
(三)强化财政监视职能,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请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每一项支出都必需经过会计中心的严厉审核,不合规则的票据不予受理,不合理的开支不予报销,对超范围、超规范的违纪、违规支出果断予以拒付。这样的监视体系必然会限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发作,使资金的运用愈加透明化、科学化,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安康的开展。
(四)促进了政府采购与“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施行的请求
事业单位提出支付申请的根据是其预算指标。一切开支在单位审核的根底上再经会计中心审核人账;同时政府采购资金由会计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应商,根绝了回扣等问题。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吊销了一切银行账户,各项事业性收费及处分收入均直达国库,完成了收缴别离、罚缴别离,完成了权利的别离,有效的根绝了贪污、糜烂等现象的发作。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剖析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增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重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中央。详细如下: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监控问题
原始凭证是反映经济业务最根本的材料,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视是断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环节。由于会计中心的人员不参与单位的详细业务,只能依据票据来断定,一是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能否完备;二是看票据能否标准合法。但凡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论反映的经济内容能否真实,都必需报销。由于分类不清和监管制度不健全,所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二)会计核算与财富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
会计中心将记账、算账等工作停止集中。而财富物资等需求反映的客观经济事物仍分散在单位。假设单位指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忽略而不提供真实状况,会计中心将无从得知各单位的资产实有情况。但凡固定资产,会计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明细账仍由单位注销保管,财富物资由原单位停止管理,核算与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必然会滋生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经费开支规范问题
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规范。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规范规则执行,从而招致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会计中心难以把握准绳性与灵敏性的尺度,经常会形成对某一支进项目预算单位恳求支付与会计中心回绝支付的矛盾。
(四)管理层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的控制问题
在处置单位往来经济业务时,由于单位报账员不停止日常账务处置,而会计中心只提供月报表材料,使单位指导及报账员对本单位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把握,给其结算工作添加了不用要的费事。
(五)预算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监视机制还不健全,未能树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且归入会计中心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标准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随意性依然存在,因此形成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依然十分单薄。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想象
(一)构建财政稽查监视、稽查、审计、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新型的财政稽查部门经过增强财政监视,加大对奉公守法行为的处分力度,树立奉公守法行为档案,进步财政监视的威慑力;能够对经费支出的内容及时停止剖析,找到相比较大的项目停止重点监控,特殊专项经费跟踪调查,实地实时监视;也能够经过上下年度之间的纵向比拟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拟,查找经费支出的不合理成分,剖析缘由,加以纠正;还能够充沛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应用播送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将部门经费运用状况和管理倡议等会计信息及时反应给各部门。
(二)增强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交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变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进步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益和增强会计监视,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转本钱。由此可见,两项制度的变革主体和目的是完整分歧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变革相分离是完整可行的。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施行和稳健运转,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根底。
(三)实在注重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动单位会计义务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变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增强,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展。因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统管单位应愈加注重财务管理工作。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有据注销会计台帐,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停止指导审批前的审核及阐明,向会计中心报账并阐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状况等职责。因而要增强报账会计队伍建立,进步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进步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标准,树立恪守职业道德的监视考核机制是进步会计工作质量和报账会计总体素质的保证。
(四)增强预算的管理
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一切公共资金的完好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方式,统筹思索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人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而,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变革,扩展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契合实践的定员定额规范,改良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经过提早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进步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编制预算办法的选择上,应该综合各个办法的优点,尽量选择混合预算办法,将预算结果与理想的企业运营状况停止良好的分离,在最大水平上凸显预算管理的作用。
总之,当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改革过程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复杂过程。我们不仅要掌握好理论基础,为实践的改革及推进做出铺垫,同时也要保证自身事业单位的各项预算会计流程工作的开展有规有矩,才能在统筹协调各项事宜的前提下实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逐步变革。
参 考 文 献
[1] 李玲. 关于中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认识[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01) .
[2] 蒋晓凤. 关于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探讨[J]. 现代商业, 2009, (17) .
[3] 王永奇. 当前会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 (02) .
[4] 田春燕. 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改革预算会计制度[J]. 河套大学学报, 2009,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