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
(一) 降低资金使用率 ………………………………………………………………2
(二) 虚增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税收负担 ……………………………………2
(三) 影响企业潜在的投融资活动 …………………………………………………3
(四) 延长了企业营业周期 …………………………………………………………3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应采取的措施 …………………………3
(一) 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3
(二)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3
(1)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3
(2) 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4
(三) 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4
(1) 制定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 ……………………………………………4
(2) 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 ……………………………………………………4
(3) 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 …………………………………………………………5
(4)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5
(四) 配合健全的内部考核制度 ……………………………………………………6
三、北斗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简介………………………………………6
四、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7
(一)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7
(二) 客户信用管理不善 ……………………………………………………………7
(三) 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7
(四) 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 …………………………………………………………8
参考文献…………………………………………………………………8
内 容 摘 要
[摘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扩大自身的市场,各企业大力开展各种赊销活动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数量增加的主要成因。应收账款的增加又引起坏账的发生,因此对于如何管好、用好和盘活应收账款,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应收账款发生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已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和应收收账相关政策的制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避免和减少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快企业资金回笼和周转,促进企业资金周转进入良性循环。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企业缺少“血液”,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奄奄一息”,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现在很多企业正是因为资金周转不良而破产倒闭。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就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应收账款的处理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管理,以及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坏账损失的管理等行为。
[关键词]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
一、北斗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简介及财务岗位描述
成都北斗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是由四川省北斗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新建的一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综合性复合软包装生产企业。
公司总资产达1000万元。建于四川新津工业园,建筑面积约40亩,公司现拥有员工80余名(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30余名),并拥有西部地区技术领先的复合软包装生产线2条,复合软包装年加工能力达4亿条,公司于2008年2月顺利通过了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证(qs)认证。
在本公司我主要负责编制、审核各种记帐凭证,并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审核各项目部材料费用
(1)根据销售提供的销售单据核实其销售数量与单价无误后作会计凭证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根据收到的款项做会计凭证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应收账款
(3)有费用等要冲应收账款的,根据合理单据做会计凭证冲减或增加相应的应收账款额
(4)次月初与销售人员对账,无误可对销售人员的账进行月结,不同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达到一致。
管理方面应根据公司规定定期核实货款的收回情况,如已超出公司的结算日,需催促销售部收回应收回的货款,否则需告知相关领导人,对于部分货款还应考虑或计提其坏账准备。
二、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保证原有市场份额并开发新的市场,盲目追求短期利益。为了扩大销量,通常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盲目地赊销以达到争夺市场的目的,却忽视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对客户资信等方面并未做深入调查或已经了解客户资信不佳还与其合作。
(二)客户信用管理不善
没有完整的客户信用档案,客户资信管理制度不完善,信用决策和信用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首先,对销售客户缺乏必要了解。盲目以企业经营规模,知名度判断,对客户信用缺乏必要的分析,便赊销商品。不断地供货,致使大量的货款难以回笼,最终导致呆账,坏账。其次,事后客户走访缺失,不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信用状况,致使大量的货款无法按期收回,形成应收账款。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一些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销售,导致了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也未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收。应收账款的回收未落实责任到人,缺少必要的内控制度,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四)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
不少企业没有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欠款工作不得力等都有可能蒙受风险和损失。由于在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的时间性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及时、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由于赊销,往往不能实时的收回账款,使得一定的企业缺乏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量,不能有效利用经营的资金,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虚增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增加税收负担。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面上的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够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影响企业潜在的投融资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日常性经营活动和资本性投资活动。应收账款除了影响企业的经营性活动外,也将影响到企业资本性活动的实现。然而过量的应收账款,将影响到企业捕捉再投资的机会影响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延长了企业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期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不合理的应收 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应采取的措施
(一)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二)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企业应收集客户信用信息,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建立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往来信用记录;对新客户要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如果企业不注重信用调查便盲目赊销,会使财务风险成倍加大。一些企业以经营为幌子实行诈骗,其屡屡得逞的原因正是由于销售企业不注重信用调查、轻信对方所致。因此,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信用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并经内部授权批准后方可提供,以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另外,在客户提供信用后,企业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若对方出现信用恶化、经营状况不佳时,企业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2.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客户获得商业信用应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期间———企业确定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这个期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必须谨慎确定;收账政策———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措施。合理的信用政策应将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收账政策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三者的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各种成本的影响。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1.制定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管理方便,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经上级领导批准,金额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应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例如,有担保的赊销,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件销售,由于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因此企业可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则有权收回产品,弥补部分损失。另外,企业还可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例如,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可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如分期收款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反之,则应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较强的结算方式(如预收货款)。
2.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
企业在进行对账工作时,应根据业务量大小和时间长短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本单位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余额对不上的现象,这主要是对账工作脱节所致。销售部门往往只管将产品销售出去,而不管款项是否能收回,认为收款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但是现在许多企业因为应收账款数额都很大,牵扯的单位也很多,加之平时财务人员的记账、编报表等工作本来就很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客户对账,而一般对账工作均是债权单位主动实施。这样一来,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就陷于停顿状态,使得客户有借口说往来账目不清楚而拒绝付款或拖延付款,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应从销售业务的第一笔起就应由销售人员定期与客户对账,并将收款情况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营销人员可按其管理的单位对产品发出、发票开具和货款的回笼进行序时登记,并定期与客户对账,由对方确认,从而为及时清收应收账款打好基础。企业经营者应将销售和货款回笼与销售者的业绩结合起来考察,使他们意识到不但要使产品销售出去,更要使货款能及时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
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会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会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减少收账费用,但会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这就要求企业依据市场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科学地设计收款策略。企业除了要适时地运用现金折扣、适度地利用担保制度外,还应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办法。一般要先给客户一封有礼貌的通知信函,进一步可通过电话催收,如再无效,企业的收账员可直接与客户面谈,若证实客户确实遇到暂时困难,经过努力可以东山再起,企业应帮助客户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较多的应收账款。若客户虽有能力付款却想方设法拖欠,则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以维护企业的利益。
4.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赊销业务产生时,财务按权责发生制及时入账,并据此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坏账准备”等账户,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加强相互控制。企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支情况, 必要时应向债务人函证,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赊销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企业财务部门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负责营销的部门及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做好此项工作。
(四)配合健全的内部考核制度
制定内部营销人员的考核激励时,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纳入对销售人员考核的项目之中。企业应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让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笼资金全过程负责。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考核机制相应扣减工资。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强调营销人员的个人利益不仅要和销售、回款业绩挂钩,也要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利息在一起,强化业务人员的回款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参考文献:
[1]蒋艳红.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9,
[2]史月清.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7
[3]宋景春.浅议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 .才智,2009.03
[4]郑克强.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03
[5] 玛丽·S·谢弗,信用、收款和应收账款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