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上传会员: panmeimei
提交日期: 2023-11-23 11:06:33
文档分类: 会计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免费文档不需要积分。
文档介绍: 需要原文档可注册成本站会员免费下载。
文档字数: 4305
目 录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规律…………………………………………………………第 3 页
二、通货膨胀对现行会计核算的影响……………………………………………第 3 页
三、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第 4—5 页
四、我们现在实行通货膨胀会计面临的问题……………………………………第 5 页
五、通货膨胀下的企业会计决策…………………………………………………第 5—6 页
内 容 摘 要
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年全国的GDP增长在9.5%左右,在后次贷危机时代,在欧债危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有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情况下,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奇迹。我们有理由欢欣鼓舞吗?看看我们的通货彭胀吧,尽管我们的通胀已达到年内高点,未来几月通胀将逐月下降,但全年通胀仍将在6%左右。扣除通胀后我们的GDP实际增长只有3.5%,如果再减去低质量无实质经济意义的GDP,我们的GDP增长所剩几何。对于就业形严峻的今天,通胀对经济增长的吞噬是何其的严重,这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企业更是如此,在高通胀时代我们企业的会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规律  1、多数情况下技术进步对企业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抵消作用,甚至会让个别资产的价格下跌。  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能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原有商品的价值遭到贬损。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能使一些产品的性能提高,用途增加,消耗下降,从而加速了商品特别是机器设备贬值。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具有使某些商品价格永久下跌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家电类高科技领域的某些商品像彩电,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的价格一降再降。我们在研究通货膨胀会计时,必须充分认识技术进步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以便对特定行业、特定产品以及一般企业具体资产价格的个体特殊性予以足够重视,恰当地反映其价格变动情况,提供真实的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2、现在是通胀时期,延用原有会计核算方式会导致资产低估,虚计收益,少摊费用,企业的资本会受到侵蚀,生产经营能力受到削弱。
  当前物价上涨,如果我们的会计核算仍然按照低于市价的历史成本进行资产计价,以这个被低估了的资产价值为基础来进行费用的归信,分配,必定会使摊销的费用额度低于生产经营的实际耗费,从而导致以较低的历史成本与较高的现行收入相配比的情况,造成收益不实。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收益分配,实际上是吞食资本,因为原有资本的耗费在价值上未能按现行价格水平得到足额补偿,必然无力替换实物,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势必会削弱。
3、通货膨胀期我们企业拥有的现金及其他货币资金将会遭受货币购买力损失;持有实物资产一般会获得资产利益。  这是因为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的价格一般是变化的,但它们所蕴藏的购买力却不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而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购买力却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个别物价变动和币值变动交叉影响的结果,个别资产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通常情况下是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趋势一致的。因此,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物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上涨,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实际购买力要下降。
二、通货膨胀对现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会计  当前,我国的企业会计主要是依据要素规定了相应的核算要求。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是贬值了的,那么我的的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是否还能完全适用呢,与稳健性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收入实现原则稳健性原则的都应有相应调整。如果还按照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将让会计信息失真,引其它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有:一,账面利润虚增,部分流动资产中的部分价值将被转作利;二,由于资产消耗与补偿不匹配,削弱了企业再生产能力,会侵害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三,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现值脱节,成本信息被扭曲,货币资产的购买力发生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历史成本相对于现行成本被低估;四,造成企业财务分配关系模糊和财务状况混乱;
  三、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目前的会计模式主要有:传统成本会计;不变币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传统会计;现行价值会计,即现行成本会计;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现行成本会计。后三种均为通用的通货膨胀会计。    1、现行价值会计  现行价值会计采用现金成本为计量基础,改变了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核算方式。这种会计模式要求对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现行成本予以调整,再计算出现有资产由于现行成本变动而产生的尚未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其主要优点:一是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因为资产按现行重置成本计量,反映了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较为接近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收益,有利于经济资源和收益的合理分配,可避免虚增收益,正确评估业绩;二是由于固定资产是按现行重置成本记账的,可维护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保证物质资产任何时价的更新。  其主要缺点:一是重置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物价资料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找不到市场价格时,只能估计或按物价指数计算,主观判断因素较多;二是可比性差,各期的重置成本反映了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现行价值,这些数据难以相互比较;三是加大了审计难度。而且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确定重置成本时,如计算不当,反而会使企业成本失实情况加剧;四是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由于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致使企业消耗掉的货币资金得不到完全补偿,不符合资本保值原则。
  2、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  本模式是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价值会计模式的结合。  主要优点:既能反映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反映货币性项目的实际购买力,又能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保证厂房、设备的改造更新,确保企业维持现有生产经营的能力,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准确,也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缺点:一是指数确定不易,主观性强,可比性差;二是工作量大,既要对货币性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又要对非货币性项目经重置成本记价入账。  现在只有英国、加拿大实行式的不变的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
3、不变币值会计  不变币值会计认为历史成本会计本身没有什么缺陷,问题在于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可比的会计计量单位。就是以代表货币一定购买力的不变价格来代替币值已经发生变动的历史价格。不变币值会计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物价变动指数的方式把财务报表上各个项目的历史价格金额换算为不变价格金额。所以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物价变动指数  它的要优点:一是方法简便,只要将原历史成本会计所得的金额数据,根据确定的物价指数予以相应调整即可;二是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更好比较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三是易于监督、管理,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增强了可审性,方便了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四是有利于各方了解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财产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五是物价指数由物价部门制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它的主要缺点:一是指数不易选择,我国现行公告的是零售物价指数,不是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而且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难以统一用一个物价指数来衡量;二是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各类资产和负债对物价变动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用同一物价指数不可能得到正确反映,甚至相关甚远;三是非货币性项目不应用物价指数来调整;四是每个会计期末要进行调整才能增加其可比性工作量较大。  通常只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时侯才采用比法。
  四、我们现在实行通货膨胀会计面临的问题  从这些分析比较可以看到,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是比较完善的模式。但我们国家的个业要实行这种会计模式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大多数国家用消费物价指数,我国采用的是零售物价指数,这不利用企业对指数的选择使用;二是要保证项目选择的普遍代表性;三是对商品和劳务质量变化情况应作剔除;四是应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五是考虑地区物价变动情况的差异性,比如交将物价指数分为经济特区、沿海发达地区、广大内陆地区和边缘落后地区;六要健全各项价格法规;七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八要普及会计电算;九要形成与之相应的管理体系;十是实行通货膨胀会计无疑会增加会计产品成本,要考虑由此产生的连锁反映。  五、通货膨胀下的企业会计决策  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企业会计工作必然要作出适度调整,尽力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债权人投资人的决策服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采用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全面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现在可以采用国际上常见的做法,在《制度》允许范围内,考虑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使其与实际消耗的价值水平相当,减少因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损失;二是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指数调整法或每月以最后进价作为得置成本重新计价和进行耗用核算,以尽量避免库存损失;三是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下,采用重置成本法、市价法物价指数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调整法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通胀调整的基数;四是对某些价格变动剧激的重要资产,按重估价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作为 抵避险基金;五是对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实行限期摊销.  考虑到我国实际,应区别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一是当年通货膨胀率低于3%,可以忽略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当年通货膨胀率超过3%时,则有必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补充报表或附加说明,列示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二是对货币资产为主的金融企业宜用物价指数法和汇率调整法消除货币贬值的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则可用现行价格法反映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现行价值;三是对大型企业需选择较为全面的模式修正会计信息的偏差,对小型企业则用适当的方法对会计数据加以补充说明.  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或上述措施,也会带来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企业核算的成本上升,企业员工的收入受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向后递延,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有较高的财会知识,给物价、审计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等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些困难
参 考 文 献
[1]李云宏,通货膨胀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分析比较,会计之友,2004年第9期   [2]蔡剑光,试论我国通货膨胀会计,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第21期   [3]郭琦,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年第4期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防城港市制糖企业增值税管理中引.. 下一篇辛苦并快乐着——2015年暑期社会..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