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项目分类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类事项的披露,或者对企业资产存在状况提出新的证据,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收益评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 月1 日起至12 月31 日止”, 因此,本准则中的“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12 月31 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含12 月 31 日发生的事项。如果母公司在国外,或子公司在国外,无论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是如何 确定会计年度的,其向国内提供的会计报表均应按照我国对会计年度的规定,提供相应期间 的会计报表,而不能以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确定的会计年度作为依据。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 表日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类事项的披露 ,或者对企 业资产存在状况提出新的证据 ,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收益评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利于投 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日后事项的披露和审计 ,形成对上市公司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这类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 ,但如不加以说明, 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 ,因此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会计操纵行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其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也应 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进行编制。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不再适用,则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项目分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所有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对于有利和不利事项,均按同一原则处理,即如果属于调整事项,对有利和不利的调整事项都应按本准则的规定,在进行相关的帐务处理后,调整报告年度的会计报表;如果属于非调整事项,无论是有利或不利的非调整事项均应在报告年度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两种类型。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作出相关帐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这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附注。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上年度的有关帐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帐后已无余额。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 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 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不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事项重大,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会计政策变更;
(8)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单独加以披露。
(三)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发生的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取决于该事项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该事项就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日之前并没有存在,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 项,该事项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例】A 公司于2008 年12 月10 日销售给B公司一批商品,货款及增值税款共计800 万元,全部货款 A 公司尚未收回。销售合同规定,B 公司于 2 个月后支付全部款项。2009 年2 月5 日,由于B公司遭受非常损失没有能力归还A 公司全部款项,A 公司估计只有40% 的货款可以收回。2009 年3 月20 日,A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
分析:在本例中,最终导致A 公司无法正常收回全部货款的原因,是由于B 公司遭受了非常损失。而B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遭受非常损失这一事实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因此,A 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正常收回的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不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但由于事项重大,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企业应当对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作出披露。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无法估计的原因。企业在资 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核算原则由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已经在资产负债表日结转了有关账户对于损益类会计账户结转后已经无余额。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在财务报告报出年度,所以应该分别情况进 行会计核算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损益的,应当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 行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入和利润的事项,减少以前年度费用和亏损事项,计入“以前 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收入和利润的事项,增加以前年度费用和亏损 事项,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借方;调整完成各事项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 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无余额。凡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事项和涉及增加 或减少盈余公积的事项,均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进行核算。
有些交易或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的,而且这些交易 或事项的调整对企业报告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些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正确披露 ,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信 息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如果不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有可能会 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周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2、李根宝.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J].会计之友,2005(1).
3、熊晓勇.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J].经济评论,2005 (12).
4、 张翠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