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做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信用制度。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1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4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三)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落实责任制度。
(四)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结算管理制度。
四、结论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普及,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日益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事业单位间的横向经济日益活跃,单位与各方面业务往来中发生的债权、债务也日益增多。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实行有效控制,必会增多企业的坏账损失,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制约单位的资金周转和使用,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严重的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普及,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日益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事业单位间的横向经济日益活跃,单位与各方面业务往来中发生的债权、债务也日益增多。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实行有效控制,必会增多企业的坏账损失,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制约单位的资金周转和使用,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严重的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销售量,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可以通过赊销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这对企业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可以减少产品所占库存费用,如保管费、保险费等,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积压带来的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收账款业务的现实意义在于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在一定条件下的赊销赊购以实现促销的目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这种商业赊销行为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惯例,并建立在企业间逐步形成的商业信用基础上。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产品销售企业向购买产品的分销商、批发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收账款业务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交易中。但是,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容易造成呆账、坏账的可能,且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也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运营,甚至会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一方面应收账款业务能够实现促销,提高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回收应收账款,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占据企业数量中的绝大多数,因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中最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但是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又不同于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不能直接套用他们的模式。总的来说,中小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首先,中小企业往往在夹缝中求生存,一般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在成熟的市场占据有利的地位和较高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其生存压力及发展动力更大,但其管理者自身往往专注于市场及技术层面等业务,对如何来提升管理能力一般考虑得比较少。
其次, 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或经营者,大多是靠自身在市场及技术等的个人业务能力,经过多年的滚打摸爬,逐步形成气候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并不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而且个人在管理中的影响过大,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过程。而大型企业一般都有模式化或制度化的管理,凡事都有章可循。
第三方面,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肯定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充裕,如果一开始的管理就要与大企业看齐,那肯定是没有那种能力的,也是完全不需要的,
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但是没有作为一个体系落实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上来,中小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采取赊销的办法,在提高量销,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使应收账款的数量越来越大,还款期限越来越长,这样就会引起应收账款回收困难、进而会造成企业资金短缺。
(二)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并没有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具体情况做详细全面的调查,在没有对欠款风险进行详细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或签单定期结算的方式去争夺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却忽视了资金大量被客户占用,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
(三)不能正确认识应收账款的本质应收账款是债权人给予债务人的一项短期无息贷款,企业采取信用销售就是对自己的经济利益作出了一定的牺牲,无偿的给予了债务人借款。如果企业应收账款长期被施欠,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若最后转换为坏账,就会减少企业的利润,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四)企业财务监督乏力财务受制于销售的状况影响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对客户提供何种信用政策,是否采用赊销方式,一般都由销售部门决定,财务部门几乎无权参与;销售部门通常更多的是从销售业绩的角度考虑,而不会从财务的角度考虑,这就造成了销售与核算脱节,使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账龄越来越长,使企业对应收账款监控乏力或失控。
本文以宁波某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其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公司创建于1998年,短短几年时间销售额从几十万增至上千万元,其主打产品是某半成品,主要销往欧美和国内几个大型企业,其中赊销占很大比例,2008年因应收账款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分析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执行仅依靠财务闭门。因为应收账款和销售部门利益关联不大,导致销售部门对客户资信信息漠视,而一味地追求销售业绩,对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客户同行业大量停业现象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财务部门信息顶对闭塞,对客户资信评价信息的了解仅限于客户提供的基本背景资料和已发生的不良记录,而未对这些客户的信用资质及时进行调节。销售部门对财务部门提供的应收账款催缴通知,往往以应该与客户保持较好合作氛围为借口,不愿意向客户的采购经理催款。
2.没有设定好应收账款总规模阈值。该公司财务部门没有控制好企业总的应收账款规模,突然的行业景气度变化导致企业自身现金流迅速恶化,甚至到了有订单而“无米下锅”的地步。
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执行、监督不力。该公司所谓的客户资质评价,只是在发展新客户的时候由销售部门填一张信息收集卡,所填写的信息很多都不全面而且从来都没有更新过,没有进行再评价。整个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审核和效果评价,没有进行认真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
三、做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信用制度
制定管理科学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资金效率的重要前提。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直接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在日常应收账款的控制中,应注意掌握客户的信用资料,根据客户在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品质、资本实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债能力等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作出综合评定,并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结合本单位经营需要和风险承担的能力,制订单位经济往来支配规定,作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原则。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信用政策建立以后,企业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
2、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另为,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如分期收款等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提高竞争力。反之,则应当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结算方式(如预收货款等方式)。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强化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设立一个赊销审批制度,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应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4、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赊销业务产生时,财务按权责发生制及时入账,并据此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坏账准备”等账户,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加强相互控制。企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支情况,必要时应向债务人函证,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赊销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
(三) 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落实责任制度。企业应建立一个能够及时提供应收账款最新情况的管理信息系统,财务部门要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分期明细袁”全面提供应收账款增减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账办法。应落实内部催收账款的责权,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项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按照企业内部管理予以警示。同时,为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捍卫企业的利益,对重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可以通过法律诉求方法解决。
(四)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结算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结算方式,及时回笼企业资金。一是建立定期的应收账款审核制度,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会审核查。二是建立定期的对账制度,通过定期发函与各业务往来单位逐笔核对。三是及时准确的做好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避免造成呆账坏账损失。四是建立一整套企业内部监控制度,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体系。
四、结论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管理活动,必须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规章制度等制约机制,发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过程中加以控制,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确保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尽量避免蒙受呆坏账损失,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冯淑霞.《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山西财税. 2004.8
[2]严荣芳.《谈谈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江苏商业会计. 2007.4
[3]叶全高.《重视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2010
[4]杨巩社.《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做法》,财务与会计.2000.3.26
[5]潘桂华.《应收账款管理的结症及对策》,财会通讯.200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