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概念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二)对会计务实的影响
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2、虚增经营成果,导致虚利增加
3、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一)不变币值会计
(二)现行(重置)成本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模式
四、通货膨胀下各国的会计对策
(一)美国的会计对策
(二)欧洲主要国家的会计对策
(三)中国的会计对策
五、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企业资本的保持
(三)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六、结论
内 容 摘 要
通货膨胀的出现,给企业界的财务会计信息带来了种种冲击,应用传统假设和会计原则处理会计事项显出了许多弱点。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如果以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原则去处理账务,编制会计报表,必然不能真实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尤其是数据的分析,影像了决策者的判断。为了解决通货膨胀多企业界带来的影响和问题,西方会计界提出了各种会计改革和模式,从而产生了为消除通货膨胀或为如实反映通货膨胀影响而采取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即“通货膨胀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概念
通货膨胀会计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根据一般物价指数或者现时成本数据,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借以反映和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或彻底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从而更直接的反应企业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和务实都有影响。
(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的基础是币值稳定,而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购买力,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2、其次,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历史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提出了挑战。通货膨胀使商品改变了其所代表的价值,使企业的账面价值一致以历史成本显示,因而计算出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得相关资产购买力变动额成为购买力的利得或损失。
(二)对会计务实的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基础会计数据失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脱离实际。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性债权、非货币性债务一般会遭受损失;持有的实物资产、货币性债务一般会获得利益。不能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对企业影响如下:
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企业的计价。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性的名义价值不变,但实际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而受到损失。如某企业因赊销一批商品而产生应收账款100元,9个月后收回这笔款项,如果这一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2%,则收回这100元的购买力为89.286元,损失了10.714元。如果钱数更大的话,那企业则损失的更大!
2、虚增经营成果,导致虚利增加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取得的收入是按当时的货币购买力反映的,而相当的成本费用却有很大部分反映的是过去物价较低时货币的购买力。这样高估利益,低估成本势必会导致利益的虚增,计算出来的利润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当期的成果。按历史成本配比的存货成本,折旧费不能在事务上补偿它的实际损耗,从而是企业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就别说扩大生产了。如果企业在5年前购进一台设备,价值200万元,预计可以使用10年,按照直线计提法折旧,每年计提20万,等到10年以后计提完200万的折旧额时,可能同样的设备需要500万才能购买。这样企业的生产规模势必会萎缩。
3、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下,如果还是以之前的历史成本原则来进行会计报表,而不进行通货膨胀会计处理,则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会大大折扣。如建造一栋相同的大楼,1994年需要1000万元,尽管两栋大楼的经济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后面的账面价值却比前面的多2倍,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如果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则很容易导致报表使用者的错判和误判。
三、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在持续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针对物价变动的情况对财务会计的不同影响,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的三种模式:
(一)不变币值会计
所谓不变币值会计,就是用价值稳定、购买力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单位进行会计计量,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比如企业在年初物价指数为100时以100万元购入一台设备,年末在物价指数110时以110万购入另一台设备,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上述两项资产加起来的总价值为210万元。然而,年初的机器是以年初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年末的机器是以年末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两者相加没有任何意义。要使两者相加有意义就必须使两者的物价指数保持一致。这样才会在通货膨胀中正确计算成本!
不变币值会计的优点有:
1、方法简单
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不必改变历史成本会计程序和方法,仅仅通过一种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方法比较简单。
2、增强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
对于特定企业来讲,因调整财务报表是按照统一原则,所以增强了企业之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3、容易监督
由于调整依据相同,使按照一般物价指数重编的会计报表具有可审计性。
(二)现行(重置)成本会计
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按现行价格购置与现有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及其等同物。采用现行成本的原理,是可以以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可以在会计年末一次性重估现行成本进而确定其变动额,并重编现行成本财务报表。例如企业的某旧设备原始成本为5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已计提折旧2年,市场上相同功能的设备现时售价为1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则旧设备的现行成本为60000元[120000*5/10],净值为3600元(60000*3/5)。
现行(重置)成本会计的主要优点:
1、能较为恰当的反应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现行成本能够提供企业实际经营收益的近似值,从而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2、增强了报表的可比性
企业把不同时点取得的资产统一到了现行水平,使得企业实体本身的计价能够可比。
(三)现在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计量基础是现行成本,计量单位是不变币值。这种模式试图全面反映物价变动影响。因此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会计变动模式。
优点:
1、这一会计模式能稳定会计的计量单位,又能在现行陈本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可比的信息。
2、这种模式能够同时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提供按物价水平变动和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进行调整之前和之后的资产持有损益的资料和货币性项目净额上购买损益。
但这种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其局限性。
1、花费很大
2、资料过于复杂,常人难以理解。
四、通货膨胀下各国的对策
(一)美国的会计对策
美国是较早提出研究通货膨胀会计的国家,影响通货膨胀会计发展的主要机构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美国,对上市公司要求在递交年度报告中揭示重置成本资料,但不要求在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中揭示这项内容。对主要公司要求根据一般货币购买力或现行陈本原则编制或公布财务报表。对采用货币现行成本的公司,还需要提供扣减通货膨胀后资产持有损益以及年末资产现行报告。
(二)欧洲主要国家的会计对策
德国和法国并不积极研究通货膨胀会计,但是典型的由政府制定会计制度的立法会计国家,其会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进行宏观经济控制向政府提供会计数据,以便制定经济计划和税收政策。
欧盟个别国家虽然也有如此类似的法律制度,但距离比较完善的通货膨胀会计体系和方法相去甚远!
(三)中国的会计对策
1、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短期会计对策—利用会计方法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现状,从短期来看,比较可行的方案就是不改变现行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广泛推行传统会计领域内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消除或减轻通货膨胀影响的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加速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尽可能实施摊销等等,但是这个方法只能是局部改善且不近彻底。
2、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长期会计对策—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影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一,成本效益原则。第二,获得会计资料的难易程度。第三,国家相关政策。第四,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同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比较可分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
五、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修正后的会计报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企业资本的保持
运用通货膨胀会计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作为会计信息的有效补充,可以较真实的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了解其生产能力状况,由此可见,可以保持企业的资本。
(三)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
在通货膨胀下,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呈现,财务报表的失真或导致决策者的判断失误,因此,通货膨胀会计会弥补传统报告的不足。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推行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是不现实的。并且在短时间内全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也不会有多少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努力研究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发展通货膨胀会计的途径和方法,让世界各国摆脱经济问题的困扰。
参 考 文 献
(1)、周晓苏 《中国会计模式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常勋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3)、湛忠灿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商业会计 半月刊》2009
(4)、郭琦 《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研究》 2000
(5)、张予宏 《通货膨胀会计在发达国家的应用》 2010
(6)、王松年 《国际会计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