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二、应收账款的造成原因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五、结尾
内 容 摘 要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它的变现性较强,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本文在阐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应收账款形成及坏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对策,向企业提供一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期提高企业的财政经营状况,促进现代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应收账款、核算、管理、控制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一、概念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二、应收账款的造成原因
(一)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商业竞争。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将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第二,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经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当然,现实生活中现金销售是很普遍的,特别是零售企业更常见。不过就一般批发和大量生产企业来讲,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不同。这是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的缘故。结算手段越是落后,结算时间就越长,销售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而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
(二)应收账款坏账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种:
第一,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客户不按合同、协议规定归还到期债务,或有的因合同不规范,被客户利用,收到货后,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或拒付,形成呆账。
第二,缺乏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大多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就轻易将产品赊销出去,这就加大了坏账的风险。有些客户超过规定时限(信用期限),客户以资金紧张、企业改制或企业亏损等理由拖欠账款,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人员没有把责任落实,使得潜在坏账越来越多,甚至形成呆账。
第三,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很多企业在销售考核体系中,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额挂钩,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指标的完成,却忽略了货款的回笼,这就加大了坏账的可能性。
第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结算手续未能及时办妥或经办人员催办不力,形成积欠。有时本来货款已收回的经济业务,因相关人员长期不报账或财务人员销账不及时,都会形成积欠。
第五,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不达标。个别财务人员的粗心大意,有可能导致账目串户、余额不正确等麻烦。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应收账款的确认是指应收账款应于何时入账。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交易发生日取得收款凭证或收款权利时,确认应收账款并予以计量和记录。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1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鼓励客户多买商品而给予的一种价格优惠。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如5%、10%、20%等。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没有实质性影响。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又称销货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折扣的多少由客户付款的早晚决定,付款越早,优惠越多。现金折扣通常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例如符号“3/10,2/20,n/3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2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超过20天付款则无折扣。会计上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应收账款的发生;贷方登记应收账款的收回、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及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四)坏账的核算
企业的应收款项因债务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称为坏账。由于坏账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1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3)债务人在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2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备抵法
备抵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销坏账准备。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措施
1.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可见,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权衡,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2.加强产品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
在产品质量上,应采取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先进技术人员,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争取采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如果生产的产品畅销,供不应求,应收账款就会大幅度的下降,还会出现预收账款。同时在服务上企业应形成售前、售中、售后一整套的服务体系。
3.确定应收账款最佳持有额度并对客户使用奖惩政策
确定企业应收账款的最佳持有额度是在扩大销售与控制持有成本之间的一种权衡,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以确定一个合理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为了促使客户尽早付清欠款,企业在对外赊销和收账时要奖罚分明。即对于提前付清的要给予奖励,对于拖欠付款的要区分情况,给予不同的惩罚。
4.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制度,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措施
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赊销企业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稗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
3.谨慎对待应收账款的转换问题
虽然应收票据具有更强的追索权,但企业为及时变现应急应收票据贴现,会承担高额的贴现息。另外,企业可通过抵押或让售业务将应收账款变现,这些虽然都可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但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并增加业的偿债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4.进一步完善收账政策
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问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
(三)应收账款的催收措施
1.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较小,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只是向业务员提示应收账款即将到期或已经逾期的期限,并为业务员提供业务发生的有关原始单据,供业务员催款使用。但在大的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应该设立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财务部门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收回欠款的奖励制度,加速逾期账款回收。
2.定期分析应收款账龄以便及时收回欠款
一般来讲,逾期时问越长,越容易形成坏账。所以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向业务部门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数据及比率,催促业务部门收回逾期的账款。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应把逾期的应收账款作为工作的重点,分析逾期的内容有:客户的信用品质发生变化了吗、还是因为市场变化,客户赊销商品造成库存积压、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因什么原因恶化等等。考虑每一笔逾期账款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收账方法。
在向客户催收货款时,必须讲究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催收应收账款的方式一般有:
(1)由公司内部业务员直接出面。一般情况下,业务员可能与客户有多年的交情,见面易于沟通,这是其他人所做不到的。
(2)由公司内部专职机构出面。在业务员的协调下,可以集中多人的智慧采取最佳方式与客户接触和谈判,避免可能的极端行为给催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委托收账公司代理追讨。当做了种种努力,仍未能收回客户欠款时,为了避免耗费无法预测的追讨成本,这笔逾期应收账款的追收工作可以委托专业的收账公司继续追收。总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提高销售量和市场的占有率,就必须进行赊销,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尽量降低三角债、呆帐和坏账事件的产生,避免企业的资金在非生产环节上沉淀,是保障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的一种重要措施。
五、总结
总之,只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是可以防范的,进行了科学的防范,才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既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又使应收账款风险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本文通过对收账款核算与管理方面问题的深入研究,系统的阐述了应收账款成因、作用以及在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得出以下结论。 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扩大销售、减少库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功效,同时又具有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加速现金流出、缩短营业周期的弊端。因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实现产品销售、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本企业收益等的同时,应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着力应收账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强化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加速资金循环,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保障现代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现代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金培华. 应收帐款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 上海轻工业, 2004(5)
2、张采风、李忠江,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收,黑龙江财会 J,2001年第12期
3、李树恺. 谈企业应收帐款的控制和管理, 陕西煤炭, 2004(4)
4、缪飞翔,将航程,董延安.保理业务——应收账款管理的新思路[J].商业会计,2003(1)
5、张岑艺. 小议应收帐款的催讨之道, 商业会计, 2004(12)
6、姚飞. 应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的管理,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5(2)
7、刘学文. 浅谈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的构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2)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