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如何对其风险进行分析
三、如何控制企业应收款的比重,以利于企业的销售又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资金
四、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内 容 摘 要
企业应收账款决定其生存发展,是市场占有、收入、利润实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其存在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客观、科学分析其应收账款的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企业的损失;合理控制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及时收回资金满足经营所需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一、应收账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1、形成原因:应收账款是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面对竞争,企业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商品销路增加收入、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商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及减值风险,不得不面向客户采用信用政策,提供信用业务。公司采用赊销,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给公司带来风险。如客户拖欠货款,应收账款收回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收不回。
2、应收账款存在的必要性:
1)应收款决定企业命运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要销售商品,取得销售收入,有了收入才能有利润的可能,而企业为了取得销售收入就会采取多种方式促进销售,而赊销是重要销售方式之一,因此形成了应收账款,它既可吸引大量客户,又扩大了销售额,为企业带来了效益,所以说应收账款决定企业命运。
2)有利于企业融资 企业为了扩大经营与生产,若因资金不足需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其应收账款便是金融机构是否为其提供贷款的重要参考指标。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前,会严格审查企业相关的财务报表及其债务人的性质及偿债能力,所以说,企业合理的应收账款有利于企业融资。
3)扩大销售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对顾客十分有利,实际上是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及占有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减少库存 企业持有产成品会增加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可采用赊销方式,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如何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及控制
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资金运作,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收回,会在企业中形成大量的呆账、死账;对应收账款管得太死,如果企业走极端出现不给钱不发货,紧缩供货现象,将会影响企业的销售市场占有份额,造成部分客户流失。
为了确保企业经销市场,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企业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管理:
1、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是:这种信用政策将给企业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销售成本,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
充分分析买方企业前景,对于前景看好的企业,可适当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及时获取利润。相反,则应严格其信用政策,将企业或有损失降到最低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企业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执行力度。
1)做好客户资信调查
一般说来,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C”系统,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
信用评级报告,可以从相关报刊资料中进行搜集,也可向客户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开户银行的信用部门咨询,了解该企业的资金注册情况、生产经营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销货与盈利能力、税金缴纳情况、有无不良历史记录等,评价企业的品德。
商业交往信息,企业的每一客户都会同时拥有多个供货单位,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交换信用资料,如往来时期的长短、提供的信用条件以及客户支付货款的及时程度。
财务报表,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是客户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之一,通过对报表中一些指标的计算,以便于评价企业能力、资本、条件的好坏,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
对上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销售策略及应收帐款催收策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司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包括子公司)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客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3)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起诉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起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
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可采取如下方式主动帮护,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
(1)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2)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3)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客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
2、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度
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应实行严格的内控制度,其内容包括:
1)靠的人事和明确的责任。
视员工的能力、兴趣、经验和可靠程度的不同,分别授予他们权利、责任和义务,将任何一项行为都尽可能地追溯到底,这样,其行为结果就同个人联系在一起了;将责任固定下来,还可对雇员产生心理影响,促使他们不得不小心行事和注重效率。
2)分离责任与岗位替换。
分离责任限制了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伙才能舞弊的机会,这是一个异常重要而又经常被人忽视的要素;岗位的替换可以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它保证至少有两名雇员知道做同一样的工作,这样,当其中一个因故不能出勤时,另一人能及时补上;第二,采用轮换制度可以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因为当替补人员接替工作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任的不轨行为。
3)对赊销的权限进行监督。赊销及征信部门有权决定赊销的对象及数量,但决定必须建立在对信用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其权力属于全部门,个人的权利不能凌架于集体之上。
4)坏账核销凭证完备,要有完整的程序。
坏账的核销要有依据,对于永久性坏账的核销要有客观的媒体报道,象债务人的死亡或破产。对于估计的长期无法收回的坏账,核销后应专门登记,并仍然要派专人负责进行催收,定期核对,避免贪污行为的发生。
三、如何控制企业应收款的比重,以利于企业的销售又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资金;
应收账款的持有一般不会增值,若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它的持有将会造成损失。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制定时时可行收款政策来控制应收账款比重,保证经营必须资金
四、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对营销人员,不只考核销量,必须与回款挂钩考核;
2、增加过程考核指标:比如企业政策执行情况、上司任务指令完成情况、货物完好率、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情况等;
3、增加赢利贡献考核,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
参 考 文 献
1、王明《财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
2、李云《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