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双重影响(利弊两个方面);
二、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可以包含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内 容 摘 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应收账款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一是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出,企业应收账款数额的普遍增多,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
关键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影响、问题、对策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双重影响
1、减少库存,降低存货成本
企业产品销售后,可以减少产成库存,降低存货的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为节约存活成本,就往往采取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使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库存,降低存货成本。
2、增加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谋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千方百计地开展促销活动,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在目前企业资金普遍匮乏的情况下,赊销的促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为企业争取了客户订单,扩大了销售,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两项交易:一是向顾客销售产品,二是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向顾客提供资金。
3、虚增利润 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应收账款发生时的会计处理是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从账上看,应收账款的增加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多,但是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4、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从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上也可以看出,赊销所确定的收入当时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在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很大的情况下,会给企业资金周转增加负担。 5、增加企业费用 大量应收账款形成必然使管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加。对于应收账款量多,金额大的企业,除了管理应收账款的财务人员,企业还增设清欠办。清欠人员的差旅费、补贴等各种催款费用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支出。当由于欠款发生纠纷不得不进行法律诉讼时,将会耗费企业的大量人力物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越贫困的地方越严重,导致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大部分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5%,而在我们辖区所属企业中,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如此高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部分已形成实际的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和当地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信息收集能力低
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高低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对客户资信等级的评价的正确性。而中小企业的这种客户信息的搜集能力往往达不到正确判断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人才缺乏,未构建自己的信息机构,且相关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能承担的成本相当有限,其自身获得信息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原因导致的。政府缺乏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信息统计的机构,缺少对企业基本信息,诸如生产规模、财力状况、资信信息等的了解,以至中小企业缺乏从外部了解合作企业的渠道。
2、日常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居高不下,坏账比率不断上升,主要是企业内部各项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弱。有的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财会部门与销售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沟通,销售和财务信息不连贯,出现问题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另外考核制度不合理。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这促使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忽略之后的收款工作,而这部分销售额成为坏账的风险极大。应收账款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也不规范,未建立客户档案或档案不全、未按实际情况制定信用标准、平时不进行账龄分析等许多管理缺陷都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
3、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有些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必须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但因企业规模小,品牌信用低等因素,销路拓展能力有限,企业往往希望借助赊销业务来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企业出于低成本生产的考虑,产品研发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买方单位出于谨慎起见,倾向于采用“试用”的购货方式,即没有问题再付款,这种方式毫无疑问增加了企业的赊销业务,造成了企业赊销业务只增不减的困境。
4、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很多企业普遍存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说,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主观方面,个别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呆坏账只能“忍气吞声”。总起来说, 有些企业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比较艰难。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1、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由于有些企业的规模比较小,限于成本的约束,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设立专人或专门部门管理应收账款,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可作为与财务、销售等平级的独立内容来认识和对待。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计划,详细地做成计划表单,下发到相关负责人,明确权与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还要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对每笔应收账款都做到清晰明确,进行准确的账龄分析,对因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账款单独设账管理,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保证信息沟通顺畅,优化资信评定手段
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才能降低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利益的实现。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虽然在各企业适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思路是可以借鉴的。首先应该保证企业内部销售和财务人员的信息沟通顺畅,按时记账,及时反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企业自己专门的信息机构,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企业信息质量的要求。同时,还要学会巧妙寻求社会和政府的保护,为企业应收账款的实现增厚缓冲垫。
3、正确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该改变只看到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意识,也应该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认识其危害性,不能只是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大赊销量。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在赊销形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谨慎,降低经营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及日后管理
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二是强化对赊销业务的授权和控制;三是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四是落实责任制,加强收账管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率之所以高居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收账款事后控制不严格,所以,为了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应该加强事后管理。首先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或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但不同的客户信誉度不同,在具体的催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做出恰当选择。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专门成立应收账款催收小组进行催讨。其次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兼顾人情与法理,权衡收账费用与回收效益,在双方利益都得到最大保证、商业关系得到最恰当处理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每个客户的处理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新会计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良好的销售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江文博.应收账款管理探悉[J].财会通讯,2006(2)
[2]张志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分析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3]沈伏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新思路[J].现代会计,2005(1)
[4]宋占军.企业如何管理应收账款[J].中国经济周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