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分析
二、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五、增值税转型的风险分析
六、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七、中国现行增值税的改进和完善
内 容 摘 要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下滑。我国GDP在2008年四个季度出现下滑,为了实现我国保增长的经济目标,200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十大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其中增值税的转型改革是主要内容之一。2009年 一月一日起,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次改革是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税制改革以来的又一个新突破。本文就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内容及其意义进行介绍,同时对增值税改革的风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对增值税改革的过程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措施。九日公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自2009年1月1日起我过所在地区、所在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预计将因此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增值税转型可通过避免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背景分析
随着这些年来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各界要求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呼声很高。为了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尽快在全国推开转型改革;尤其为应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扩大需求,作为一项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扩大生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紧迫性更加突出。
二、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一)征税范围。征税范围偏窄,有失公平竞争。
(二) 产业结构。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税负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抵扣范围偏窄,不利于企业增加投资,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生产型增值税下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比重大,税负要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于税负高的行业成本高,风险大,产业结构就得不到优化。而消费型增值税能平衡税负,使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得到较快的发展。
(三)征收税率。生产型增值税重复课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税率设计偏高,国际上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体在8%到20%之间,中国生产型增值税的税率为17%,换算成消费型增值税应在23%,税负明显过高。
(四)市场竞争力。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削弱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经济目标,实行了增值税全面转型,从而达到减税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对货物和劳务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前提下,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内型。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国家和地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我国增值税对销售,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覆盖了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各环节,涉及众多行业。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2009年1月1日起:
1.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可以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
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
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
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
四、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对所有缴纳增值税的企业都有减税的作用。增值税的改革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也是国家扩大内需、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一)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致使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资资产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因而增值税转型可以使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
(二)增值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值税转型有利于鼓励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增加出口退税,促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增值税转型,企业外购的机器设备已纳税额可以抵扣,在出口环节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五、增值税转型的风险分析
(一)财政收入急剧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税收收入,而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50%,可见增值税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从长远上来看,增值税的转型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为将来财政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然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抵扣新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降至3%,减轻企业税负,势必会减少政府的税收。
(二)诱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能源原材料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低档产品的市场不断丢失。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的积极性。作为政策导向,政府期望以此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增强民间投资动力,以带动经济增长,但政策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面性。面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巨大诱惑”,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偏好越来越旺,不顾市场导向盲目上项目,争投资,从而可能引发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今后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三)加大了社会就业压力。我国目前主要是生产密集型企业占多数,多年来,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允许扣除,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税金负担高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抑制了企业用于固定资产和高新技术的投资,使原来落后的基础产业发展更加滞后。消费型增值税的采用,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价值,减轻高新技术产业税负,促进生产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企业转变。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所需生产人员减少,可能使一部分人面临失业的危机,同时对就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的提高,可能使一部分人就业计划可选择性减小。
六、增值税转型改革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应准确把握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及其核算科目
(二)应注意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时间界定
(三)应注意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时间界定
(四)明确了销售使用过固定资产的的增值税政策
(五)明确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需要进项税额转出)
(六)明确了已使用过的发生视同销售行为的固定资产销售额的确定方法
(七)明确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停止执行
七、中国现行增值税的改进和完善
增值税的最大特点就是购进投入品已纳税款(即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从而间接地达到只对增值额征税的目的,这是增值税优于传统全值型流转税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研究哪些购进投入品已纳税款可以抵扣,即增值税的抵扣范围问题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增值税制至关重要········
参 考 文 献
1、《现代经济学》2008年第11期
2. 蔡昌《增值税转型与纳税操作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2月
3、李天海.我国增值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4、张景辉.论增值税转型的潜在风险及权宜对策[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5、桂庆.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6、《中国农业会计》2001年12期
7、《福建税务》1992年02期